“波”无处不在——《幼儿科学绘本之波波波》阅读心得
不得不说,韩国在科普绘本这方面,做得还真不错,尤其是低幼阶段的科普启蒙。我买过一些有趣的物理、化学,阅读过聪聪系列,对此有很深的印象。聪聪系列及有趣的物理、化学适合略大一点的孩子,《幼儿科学绘本》感觉2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理解,不以讲解为主,比较浅显有趣。

《波波波》是《幼儿科学绘本》第四辑《物理篇》中的一本。将水波、声波、光波……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联系在了一起,是怎么联系的呢?你一定想不到,是通过一条可爱的毛毛虫。好好看看毛毛虫的动作(宝宝对毛毛虫也算比较熟悉了,在《好饿好饿的毛毛虫》和《一寸虫》中都有过了解)。

水波的运动跟毛毛虫相似——真是生动形象的比喻啊,我从来没有这样联想过。

继而引申出声波。

光波。

可以让宝宝从玻璃或者桌子上观察一下日光纹,能发现太阳光是圆型扩散的。

故事里提出了问题,并没有深入去解决,只是让孩子把这些联系起来,对“波”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并通过最后一个小游戏,帮助孩子实践。我曾经跟孩子玩过,让她摸声带,感觉声音振动。可以继续延伸,把这个小实验也纳入动手环节来,而且弄些五颜六色的纸片,肯定更能提高婷的兴趣。


《波波波》是《幼儿科学绘本》第四辑《物理篇》中的一本。将水波、声波、光波……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联系在了一起,是怎么联系的呢?你一定想不到,是通过一条可爱的毛毛虫。好好看看毛毛虫的动作(宝宝对毛毛虫也算比较熟悉了,在《好饿好饿的毛毛虫》和《一寸虫》中都有过了解)。

水波的运动跟毛毛虫相似——真是生动形象的比喻啊,我从来没有这样联想过。

继而引申出声波。

光波。

可以让宝宝从玻璃或者桌子上观察一下日光纹,能发现太阳光是圆型扩散的。

故事里提出了问题,并没有深入去解决,只是让孩子把这些联系起来,对“波”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并通过最后一个小游戏,帮助孩子实践。我曾经跟孩子玩过,让她摸声带,感觉声音振动。可以继续延伸,把这个小实验也纳入动手环节来,而且弄些五颜六色的纸片,肯定更能提高婷的兴趣。

上一篇 :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红绿灯眨眼睛》
下一篇 :推荐给喜欢打人、咬人的孩子读的书
全部回应( 1 )
发表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