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读书心得的心得
题目很绕口吧,哈哈。这是近来写读书体会的一点体会。
初中的时候,很有一段时间喜欢摘抄优美的句子,有时候会附上一些感想,但却算不上体会。刚毕业那会也曾试着给读过的书做个记录,却终没有坚持下来。如果不是试读书、礼品书的强制要求,我想同样早就半途而废了——从家里放着一堆买来的书,却没给它们做点什么可以看出,有些甚至都已经拍了照片了,却在电脑里尘封。
每次拿到书,想着要写笔记,就是一阵发愁——又是一项工作啊。可是真的忙里偷闲,定下心来写起来,却又落笔有物。有的时候,是写孩子的读书表现;更多的时候,却是从我自己的角度出发,给书一个展现,一个定位,一种思索。虽然文字不佳,内容乏燥,自己却所得颇多。
给孩子讲故事,基本上是把眼光放在文字上,即使看图,也比较粗略。顶多看看,哦,这里有一只瓢虫,树上好像藏着什么之类的。这也是我不愿意让孩子过早认字的原因之一。我来读,你来看,耳朵、眼睛跟着大脑一起走。
写心得则不同。我们需要把图画书用语言表述出来,不是复述故事,不是背景介绍。
我喜欢一边写,一边看书,从图上找自己没曾注意的事物;一边写,一边思考,故事的启迪和道理。从孩子的角度,去发散想象力;从母亲的角度,去学习教育方法;从艺术盲的角度,去单纯的感悟美。在一边写的过程中,一边想,哪里可以衍生出美劳手工,哪里可以给孩子展示道具。
给孩子讲故事的过程,我很少思考,基本上是照本宣科,只是给语言加入感情。写心得的时候,却可以让自己的想象力也飞一会儿,天马行空,东拉西扯,跳脱主题。
自从开始考注会,就把文字撩在了一边,越来越多的机械套话、八股文,越来越没了自己的思想,就连文字,也渐渐在脑中散乱,语不成句。沉默久了,想对生活发表点感慨的时候,又发现而今尽识甜苦味,欲语不知从何起。还不如借着孩子那美好的绘本,让字能组成词组成句,不会因为太久的懒惰而失语。
初中的时候,很有一段时间喜欢摘抄优美的句子,有时候会附上一些感想,但却算不上体会。刚毕业那会也曾试着给读过的书做个记录,却终没有坚持下来。如果不是试读书、礼品书的强制要求,我想同样早就半途而废了——从家里放着一堆买来的书,却没给它们做点什么可以看出,有些甚至都已经拍了照片了,却在电脑里尘封。
每次拿到书,想着要写笔记,就是一阵发愁——又是一项工作啊。可是真的忙里偷闲,定下心来写起来,却又落笔有物。有的时候,是写孩子的读书表现;更多的时候,却是从我自己的角度出发,给书一个展现,一个定位,一种思索。虽然文字不佳,内容乏燥,自己却所得颇多。
给孩子讲故事,基本上是把眼光放在文字上,即使看图,也比较粗略。顶多看看,哦,这里有一只瓢虫,树上好像藏着什么之类的。这也是我不愿意让孩子过早认字的原因之一。我来读,你来看,耳朵、眼睛跟着大脑一起走。
写心得则不同。我们需要把图画书用语言表述出来,不是复述故事,不是背景介绍。
我喜欢一边写,一边看书,从图上找自己没曾注意的事物;一边写,一边思考,故事的启迪和道理。从孩子的角度,去发散想象力;从母亲的角度,去学习教育方法;从艺术盲的角度,去单纯的感悟美。在一边写的过程中,一边想,哪里可以衍生出美劳手工,哪里可以给孩子展示道具。
给孩子讲故事的过程,我很少思考,基本上是照本宣科,只是给语言加入感情。写心得的时候,却可以让自己的想象力也飞一会儿,天马行空,东拉西扯,跳脱主题。
自从开始考注会,就把文字撩在了一边,越来越多的机械套话、八股文,越来越没了自己的思想,就连文字,也渐渐在脑中散乱,语不成句。沉默久了,想对生活发表点感慨的时候,又发现而今尽识甜苦味,欲语不知从何起。还不如借着孩子那美好的绘本,让字能组成词组成句,不会因为太久的懒惰而失语。
上一篇 : 下雪天回家的美好体验
下一篇 :一位心理专家写给女儿的信
发表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