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的心情产生共鸣
最近在翻看一本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虽然只看了几十页,却受益良多。里面教给家长许多好方法,尤其是当孩子生气了、发脾气的时候,怎么样平复孩子的心情,方法很实用。
带着这本书,春节过年回家。恰好姐姐一家来玩,我的小外甥女可爱、好动,但是有时候不如她意的时候,会耍点小脾气。
小外甥女让我和她一起玩扑克牌,起初玩得都很开心,后来我摸牌的时候,摸到了一张大王,她嘟着嘴巴生气耍赖皮,姐姐见她无理取闹、蛮不讲理,便生气地说了她几句,她的眼泪扑簌簌得往下落,又哭又闹,完全没了玩牌的兴致,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生闷气,和妈妈僵持不下。
其实只是一个小小的事情,却演变成如此局面。见她这样,我想起了书上教了一种方法,叫“妄想法”,就是当孩子想要某种东西耍赖皮的时候,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用一种幻想的方式,让她产生联想,让她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于是,我坐在她的身边,抚摸着她的肩膀说:“扑克牌里的大王真好,我也想摸到好多好多的王。可是,一副牌里只有一大一小两个王,太少了。要不,咱们在牌里面放十个大王、十个小王,你看好不好?然后,咱们来比赛,看谁摸得多。”
这个时候,她已经不哭了,静静地不说话。
我接着说:“要不……二十个?……三十个?……嗯——我觉得,一副扑克牌都变成大王才好呢!”
明显的,我感觉到她已经不生气了。
过了一会儿,她拉着我的手,又回到了桌子前继续玩扑克。这一次,她让姥姥也过来,三个人一起玩。
接下来的事情,出乎我的意料。在这一轮摸牌中,她摸到了一个大王,但是她却把大王塞给了我,姐姐也大呼惊讶,说从来没见她这样大方过。
接下来的一轮,她又把摸到的两个2塞给了我……
姥姥说:“和小姨的感情这么好啊,好牌都给小姨了。”
其实,并不是我和她感情好,她才把好牌塞给我。而是我真正站在了她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了,她感觉到了我对她的理解。有时候,孩子会因为一点小事生气发脾气,我们做家长的,有时候就认为孩子是不懂事、无理取闹,对孩子批评、指责。其实,如果把自己的姿态放低,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想一想,和孩子的心情产生共鸣,也许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
推荐给朋友们这本书,我也在不断学习中。
发表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