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爸爸 主题 测测你能否养出高忍受力的小孩

测测你能否养出高忍受力的小孩

作者 linyan     

你的教养方式是否能培养出孩子健康的挫折免疫力?还是恰恰相反?

1.跟小孩说了无数次:玩具玩好要放回原位,否则很容易不见。结果有次真的找不到玩具,小孩就大哭。这时我会。
a 跟小孩说:我早就跟你说过……
b 理解他的伤心说:我知道你很难过,找不到心爱的玩具。
c 处罚小孩。
d 买一个新玩具。

2.当小孩和我的意见不同,尤其,他似乎只为了激怒和报复我,撒赖尖叫,又大吼︰「你是坏妈妈!」这时我会:
a 不理睬他的怒气。
b 更严厉的处罚他,让他很快的平静和接受管教。
c 陪他、等待他发泄完愤怒不平。
d 理解他的心情,但是不会改变我的心意。

3.若孩子觉得自己又笨又丑,我的第一个回应是:
a 不,你一点也不笨、更不丑。
b 我知道你心里这么想,但不知道为什么你会这样想。我们一起看看怎么让自己好过一点。
c 你若是继续这样想,没有人会喜欢和你做朋友。
d 你这样说的时候,我真的很难受。

4.下面哪一个叙述是对的?
a 体罚是最快收到管教效果的方式。
b 被体罚较多的小孩比较容易和别人合作。
c 体罚可以提升小孩解决问题的能力。
d 被体罚的小孩比较容易和其他小朋友有冲突。

5.当小孩成功达成某一项目标时,我应该怎么说,更能增强他的挫折忍受力。
a 真高兴我能在旁边帮你,因为若是你一个人,是不可能独立完成的。
b 真棒,你可以自己达成目标。
c 你看,你明明做得到,以后不可以有借口。
d 以上皆是。

6.下列哪一项陈述是真的?
a 每个小孩都一样,管教的方式应该相同才公平。
b 若我改变管教原则,会宠坏小孩。
c 孩子们应该要能体会父母的辛苦和教养的难处。
d 适合我自己童年的管教模式,并不一定适合小孩。

7.当孩子还小,父母很重要的任务是:
a 提供小孩协助他人的机会。
b 创造机会让他们在不同的年龄,学会对不同的事情负责。
c 用「暂停」做为主要的管教法则。
d 以上皆是。
e a 和 b。

8.下面哪一种情况,可以让小孩感受被爱、独特和被欣赏?
a 和他约定一个两人可以独处的时间。
b 不错失他生命中的重要时刻。
c 接受小孩的本质,而非你希望他成为的样子。
d 以上皆是。

9.孩子做错事时,最好的处理发方法是:
a 以自己面对错误和挫折的态度,当做最好的身教。
b 教小孩如何避免犯错。
c 把自己的标准降低,这样小孩就不容易犯错。
d 忽略它。

10.当父母和子女在管教上有摩擦时,首先该负起改变责任的人应该是:
a 父母
b 小孩
c 双方
d 咨询顾问

以上,答对一题得一分

8-10分,你是能教育出高挫折忍受力小孩的最佳父母。你知道怎么让小孩觉得被爱、能够协助他解决问题和承担责任、也能有效的面对成功和挫折经验。

6-7分,你正在开始学习怎么正确培养孩子的挫折忍受力。试着检视自己以上哪些管教方式,对于培养小孩挫折忍受力,是适得其反的做法,一次从一个地方开始改变。

5分以下,你应该重新思考做父母最重要的目标是什么?许多爱孩子的父母有一个错误的认知:以为多给小孩挫折,他就会愈挫愈勇。如上所述,你应该检视自己的教养方式,哪些恰好和培养挫折忍受力背道而驰。一次针对一个,改变行为。历程需要精力和时间,自己也可能碰上挫折,这时,不要忘记身教是培养小孩挫折忍受力最重要的学习。

正确答案
1.b:能够从孩子的角度去看世界,是父母培养孩子挫折忍受力,最重要的条件。跟他说:「我就说吧!」或是处罚他,只会让孩子更愤怒或变得防卫。若买新的玩具,则让他丧失承受自己行为后果的机会。

2.d:若父母总是打岔、态度盛气凌人、或颐指气使,孩子只会更愤怒。应该用平静的语气告诉他们,你知道他们在生气,但是继续吼叫、甚至指责你,不会改变你的心意。

3.b:若父母听到孩子说自己又笨又丑,第一个反应是予以驳斥时,父母将会错失和孩子分析负面情绪的最好机会。

4.d:管教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小孩学会自律。许多研究都发现,体罚不仅无效,更会造成小孩对其他人的暴力相向,因为他们被教导,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暴力。

5.b:拥有挫折忍受力小孩的特色,就是他们对自己有信心,因此也不怕新的尝试。

6.d:大人往往会用自己被管教的方式管教子女,但世界变化之剧烈远远超过想象,试试看新的沟通方式。当「现在去睡觉」无效时,可以说︰「你要不要我在睡觉前十分钟提醒你?」

7.e:当孩子小的时候,给他帮忙的机会等于是肯定他的能力。让他们觉得自己也可以有贡献,孕育出负责和忍受挫折的态度。

8.d:永远让小孩觉得无论他是什么样的人,你仍然爱他,这是培养孩子自信乐观的关键。

9.a:回想你是怎么处理挫折的?晚餐的鱼煎焦了,你是焦躁怒骂,还是视为一次学习的经验。父母的态度将会影响孩子怎么看待挫折。

10.a:许多父母觉得和小孩争执时,孩子应先听大人,但其实成人更有弹性改变和调整。
(数据源:www.raisingresilientkids.com 网站)


    该体验由 linyan 于 2013-7-31 15:11 最后编辑
    

    发表回应

    请登录后发表 登录 | 注册   !qq_login!
    全部回应( 0 )
    还没有人回应过TA, 登陆后,第一个回应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