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倾听孩子
昨天晚上,我在给童童讲《汤姆挨罚》的时候,刚刚讲到第三页,童童就溜号了,指着我包上的小猴大叫“猴,猴!”非要我把小猴取下来。我对于童童在读书过程中的溜号行为有点儿不满,心里出现了一点儿烦躁情绪,还好,最后我内心中的“白天鹅”战胜了“黑天鹅”,我没有对孩子表现出来不满,仍然把小猴取下来给了童童,满足了孩子的要求。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原来童童要这个小猴是要和妈妈表演《汤姆挨罚》书中的内容,童童要和妈妈一起表演抢小猴,还不停地说“我的,我的!”我非常惊喜,原来孩子看书看的很认真,也很入戏,我险些错怪和伤害了孩子。
前天,我带童童去社区卫生院接种了麻腮疫苗,所以晚上不打算给她洗澡。姥姥只是给童童洗洗脸、洗洗屁股就完事儿了。可是孩子内心的秩序感趋使着她一定要洗澡,其实也就是要玩水,于是童童不停地大哭大闹。没办法,姥姥就又把洗澡盆拿出来,不过只放了很少的水,童童坐在洗澡盆里仍然不高兴地大哭大闹,一会儿要水桶,一会儿要喷壶,姥姥不耐烦了,把玩具一股脑儿地扔到了洗澡盆里,说“都给你,玩去吧!”这时,童童哭得更厉害了。我看姥姥的情绪不对,就蹲到童童身边问她“童童,你为什么要哭闹,你想干什么?”童童说“水少。”原来孩子只是觉得水少,没有感觉到玩水的乐趣。于是我又给童童添加了一些水让她玩,只要不洗头,不把胳膊的针眼弄湿了就行。孩子很快就高兴了,玩够了之后就主动出来了。
我又想起了周末在早教中心看到的一幕,一个小男孩站在教室外发脾气,说什么也不肯上艺术课,小男孩的妈妈和姥姥都在旁边不停地数落孩子,数落的内容就是诸如你为什么不去上课呀?这一节课多贵啊?你这不是浪费钱吗?等等,仔细回味一下这些数落的内容,没有一个切合在能够解决问题的要点上。这时候,旁边有一位妈妈实在看不下去了,走过来说请不要再数落孩子了,孩子不想上课,一定有他自己的想法,去问问孩子是什么原因吧。原来这个小男孩不喜欢今天上课的老师,今天不是他喜欢的老师来上课。这个时候,我好敬佩后面这位妈妈。带孩子在早教中心学习,同时也是妈妈们互相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以上的三个故事,都说明了倾听孩子的想法是多么重要。了解了孩子的想法,家长就可以有的放矢的与孩子沟通交流,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愉快地接受事实,这样大人也快乐,孩子也快乐。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会倾听孩子,做一个有智慧的父母。
前天,我带童童去社区卫生院接种了麻腮疫苗,所以晚上不打算给她洗澡。姥姥只是给童童洗洗脸、洗洗屁股就完事儿了。可是孩子内心的秩序感趋使着她一定要洗澡,其实也就是要玩水,于是童童不停地大哭大闹。没办法,姥姥就又把洗澡盆拿出来,不过只放了很少的水,童童坐在洗澡盆里仍然不高兴地大哭大闹,一会儿要水桶,一会儿要喷壶,姥姥不耐烦了,把玩具一股脑儿地扔到了洗澡盆里,说“都给你,玩去吧!”这时,童童哭得更厉害了。我看姥姥的情绪不对,就蹲到童童身边问她“童童,你为什么要哭闹,你想干什么?”童童说“水少。”原来孩子只是觉得水少,没有感觉到玩水的乐趣。于是我又给童童添加了一些水让她玩,只要不洗头,不把胳膊的针眼弄湿了就行。孩子很快就高兴了,玩够了之后就主动出来了。
我又想起了周末在早教中心看到的一幕,一个小男孩站在教室外发脾气,说什么也不肯上艺术课,小男孩的妈妈和姥姥都在旁边不停地数落孩子,数落的内容就是诸如你为什么不去上课呀?这一节课多贵啊?你这不是浪费钱吗?等等,仔细回味一下这些数落的内容,没有一个切合在能够解决问题的要点上。这时候,旁边有一位妈妈实在看不下去了,走过来说请不要再数落孩子了,孩子不想上课,一定有他自己的想法,去问问孩子是什么原因吧。原来这个小男孩不喜欢今天上课的老师,今天不是他喜欢的老师来上课。这个时候,我好敬佩后面这位妈妈。带孩子在早教中心学习,同时也是妈妈们互相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以上的三个故事,都说明了倾听孩子的想法是多么重要。了解了孩子的想法,家长就可以有的放矢的与孩子沟通交流,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愉快地接受事实,这样大人也快乐,孩子也快乐。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会倾听孩子,做一个有智慧的父母。
上一篇 : 放开手,让宝宝去尝试
发表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