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小伙伴——小熊
童童9个月的时候,爸爸去北京出差回来送给了她一个小伙伴——1只可爱的小熊毛绒玩具。这只小熊叫Teddy,穿着蓝色的小裙子,头顶还有一个漂亮的蝴蝶结,像女儿一样,是一个漂亮的小公主。这只小熊的双眼和双手各有一块小磁石,还会藏猫猫呢!女儿小小的时候,适逢小熊和她藏猫猫,她必被逗得“咯咯”直笑。稍稍大一点儿了,嚷着要用魔法棒把小熊变成王子,把爸爸变成白马,抱着“王子”骑“白马”。

这只乖巧的小熊是童童的最爱,走到哪里都要带着,每天晚上都要搂着小熊入睡,每天清晨一睁眼就喊小熊。所以这只小熊成了一只有福气的小熊,坐过飞机、乘过轮船,住过酒店、吃过餐厅;这只小熊还是一只有文化的小熊,看过童书、听过早教课,童童说将来上学了也要带着小熊一起去;这只小熊还是一只有浪漫情调的小熊,赏过春花、看过秋实;这只小熊也有可怜的地方,就是童童从来不肯给它洗澡,每次都是姥姥趁童童睡熟之后偷偷地给洗干净。
小熊为什么深得孩子的喜爱呢?我记得日本松居直先生在《幸福的种子》一书中曾把“小熊”评为“最佳的图画书主角”。松居直先生认为“在拟人化的写作中,熊是最好处理、也最有亲切感的动物”“它们的体形矮胖浑圆,一副幽默感十足的憨劲,加上它们行动缓慢,很像刚学走路的幼儿,整体看起来很稳重,适合从容不迫地铺陈故事”“填充玩具中有各式各样的熊,设计师们之所以偏爱熊的造型大概也是基于相同的理由”“总而言之,熊的整体形象一直让孩子觉得亲切”“熊可以说是图画书或幼儿读物中的超级大明星”。
童童的第一本绘本是《小熊宝宝绘本》,主人公就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熊”,初次接触是14个月。童童对这套童书可谓一见钟情,百看不厌,此“百”绝不夸张。另有《小酷小玛认知绘本》《小熊拔牙》《Hello Teddy》等以小熊为主人公的儿童影音和图书材料,都受到了童童的特别亲赖,成为了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优秀伙伴,在孩子认知启蒙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童童每次读这些书和看这些动画片的时候,都会指着她的小熊毛绒玩具开心地说“哈哈,讲的就是你!”

小熊,每个孩子童年都值得拥有的小伙伴!


这只乖巧的小熊是童童的最爱,走到哪里都要带着,每天晚上都要搂着小熊入睡,每天清晨一睁眼就喊小熊。所以这只小熊成了一只有福气的小熊,坐过飞机、乘过轮船,住过酒店、吃过餐厅;这只小熊还是一只有文化的小熊,看过童书、听过早教课,童童说将来上学了也要带着小熊一起去;这只小熊还是一只有浪漫情调的小熊,赏过春花、看过秋实;这只小熊也有可怜的地方,就是童童从来不肯给它洗澡,每次都是姥姥趁童童睡熟之后偷偷地给洗干净。



小熊,每个孩子童年都值得拥有的小伙伴!
该体验由 cloudward 于 2012-6-6 19:32 最后编辑
上一篇 : 我们的口号是 “不会的可以变成会的”!
下一篇 :孩子打人怎么办?
发表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