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妈妈讲故事+性价比最高的“玩具”
在我们家,书是性价比最高的“玩具”,其他的玩具不管我有多喜欢,宝宝拿回来后,玩不了两三天,就兴趣不大了,而书,我每个月至少给她买一百元的书,基本上都不会觉得是浪费。
怀着孩子的时候,因为有先兆流产的症状,卧床了很长时间,闲得实在无聊,就摸着肚皮给宝宝讲故事听,倒不是为了胎教,就是找个事情干,让自己的心情能平静下来。后来就成了习惯。
我讲故事没有什么目的性,就是想让她听听我的声音。半岁以前给宝宝讲的是《上下五千年》,呵呵,手头实在没什么故事啊,后来自己也讲的无趣极了,不了了之。宝宝的第一套书是《小手撕不烂》,一套有好几本,她对认物什么的兴趣不大,反是对故事那本兴味多多,一页就是一个小故事,她能完整得把一本书听下来。
真正发现宝宝喜欢阅读,是在她一岁的时候,我买回了《小熊宝宝》绘本,婷婷第一天听《收起来》,就让我讲了二十多遍,我心情那个兴奋,哪里会觉得累或烦。而且,很快,宝宝就喜欢上了自己收玩具——否则,玩具们会不高兴的。书都讲过一遍后,宝宝拿起每本书来都回知道是什么书,像《过生日》之类比较熟的,自己也能叨咕下来。
1-2岁阶段宝宝喜欢的书中点播率较高的有:《婴儿童话故事》、《粉红线》(蒲蒲兰长绘本);《哆哆熊叽里咕噜系列》(国产的翻翻书,性价比不错),还有一本洗澡书(后来买了乔比系列,才知道那时乔比),颜色鲜明,别担心你看不懂外语,看图说话总会吧,婷婷当时超喜欢此书,而且很快就会自己讲了。
这个阶段还有些书我没有买入,比如《小兔米菲》,真是很不错,孩子很喜欢那个动画片,但是我发现的时候宝宝已经快2岁半了,想了想,没有再买。有些书是借阅的,比如《沙娜的系列》(这个如果阅读程度一般,建议在两岁以后,因为字比较多,但想象力挺丰富);比如《好饿的小蛇》,认识形状;比如《红气球不见了》,黑白简单的线条画,使得红色的形状更加突出,是很棒的绘本;比如《我爸爸》、《我妈妈》,这套书要反复读才有效果,培养宝宝的幽默感;比如《小酷和小玛》系列,认识身体、形状、颜色,别看画风一般哦;比如《玩具藏猫猫》系列,宝宝每次都喜欢玩,当然这种书的价格不便宜……
2岁的书,可以略长一点了,而且内容更丰富些。如果是女孩子,这个阶段强烈推荐《阿波林的小世界》,一个小女孩带着她的玩具自己过家家玩耍,你会很惊喜得发现,宝宝很快就会把里面的句子、情节带入她的游戏中,这个可爱的小女孩还有后续《阿波林的大事件》,不过比起小世界,个人认为差了一些,但宝宝一拿到手就认出那个长大了的小姑娘是阿波林,我想等她3、4岁也许会继续感兴趣。如果是男孩子,推荐《乔比的故事》,都是讲述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乔比的画风更粗旷一些。
宝宝这个阶段还非常喜欢的有《乐悠悠小宝贝》,小宝贝波比是一只非常可爱的小熊,翻译过来的语言带着押韵,所以虽然字不算太少,但一点也不会觉得枯燥。
《可爱的鼠小弟》(宝宝是在两岁多一点的时候喜欢这套书的,但这套书不是每个孩子都喜欢,因人而异吧,我个人认为,黑白画面外唯一的红色更能让孩子抓住主题,小动物从小到大慢慢占满画面有一种递进,不过结尾的包袱虽然我看起来非常精彩,就是不知道宝宝能理解几分,但这并不影响她对这套书的喜爱。这套书每页只有一句话,而且大量重复,貌似适合1岁多的宝宝培养语言能力,但总觉得似乎要到2岁以后才能理解。
2岁——2岁半的书推荐的还有:《大大行,我也行》(非常适合亲子互动)、《谁的自行车》(想象力很丰富,强推)、《小兔不哭,小兔不哭》、《当安娜准备去睡觉》、《颜色国的秘密》、婴儿睡前故事太阳卷星星卷月亮卷(那种童谣体,朗朗上口版)等等,借阅的但是也比较推荐的有《彩虹色的花》、《好饿的毛毛虫》、《月亮的味道》、《月亮你好》、《大卫系列》,还有我一直遗憾没购入的《埃米尔和露露》,小朋友的友谊,纯真美好。
我买书讲故事没有什么计划性,基本上随心所欲,所以宝宝的阅读也没什么计划性,字多和字少掺杂着来,2岁3、4个月,开始有了字多的书——《金色童书名家精选》第二辑,里面《小猫咪的彩色世界》宝宝不是一般的喜欢,尽管那么长,但是她每天都要听好几遍,还会说,图图和画画的绿色颜料不见了,把我的借给它们吧。(这套书的字数已经很多了,所以,如果阅读量不到,建议3岁以后再读)。
《小鼠米克》很早就购入了,宝宝却是在快两岁半了才喜欢的,这本书一方面教育孩子,一方面也在告诉妈妈,当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该怎么跟孩子交流,比如,打破了花瓶(果然,讲完此书没有半个月,宝宝依样干了此事,老妈告我后,宝宝凑过来问我:“妈妈,你生气了吗?”好吧,书上已经教过我了——“没有,我只是有些难过,毕竟那是我最喜欢的花瓶。”)比如,孩子逆反期,想要搬出去(呃,当然,这个早了点),比如孩子不想洗澡。这套书让我一直存了个疑问,就是米克是不是一个单亲家庭,我从来没见提过它的爸爸。
《小兔汤姆系列》似乎是更适合男孩子看的书,但就我得到的消息,女孩子也一样爱看。他像一个孩子的日记,记录了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又像一个小电视剧,里面的人物不时穿插出现,还在慢慢长大。我喜欢这套绘本的另一个原因是,他讲了一些我们平时不太讲的东西,比如爸爸妈妈离婚、比如汤姆恋爱了、比如汤姆的外公去世了,但他从小孩子的角度去理解,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过就是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而已,根本不需避讳。这个系列全部购入了,宝宝十分喜欢《汤姆变形记》那本,跟我一样。
《巴巴爸爸》是我小时候的经典,留存记忆念念不忘,那天翻起来想看看,呃,动画片我已经看不下去了,但是书,跟宝宝一次次重温,仍然兴头不减,我们喜欢大叫:“克里克里,巴巴变!”吸引孩子的不仅仅是巴巴爸爸一家丰富的色彩和多变的形状。我目前只有第二辑,但第一辑和新出的一辑已列入采购计划——它会让孩子的童年充满创意和想象。
元旦前购入了幼儿文学经典60年,一共30本,单独成册,也有3本装的那种,但是宝宝还小,单本这种更适合她随意挑选,也能控制我讲故事的时间。里面的故事有长有短,《围裙妈妈的红围裙》、《爸爸的香烟》等比较适合这个阶段,《小溪流的歌》、《岩石上的小蝌蚪》等更适合3岁以上的孩子吧,不过宝宝的阅读能力不错,都能很认真得听下来,现在随便提起一本书,只扫一眼封底就知道那是什么书。
2岁半——3岁推荐:《亲爱的大熊爸爸》、《宝贝第一系列》、《大大行、我也行》、《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噼里啪啦・大自然绘本系列》(这套书里的认识天气可以早一点阅读,但其他三本,大约需要在2岁半以后)、《一百万只猫》(黑白绘本,我真的不知道她为什么那么喜欢)、《七只老鼠系列》等等。
为什么把《鳄鱼怕怕,牙医怕怕》这本字数不多的书放在这里呢?因为这本书就是一个小剧本,孩子已经可以跟你一起表演了。
阅读绘本可以丰富孩子的语言,婷婷不到两岁的时候,在别人对她说“谢谢”的时候,会回答“不用客气,能帮助你我很开心”;还会说:“小蝴蝶翩翩飞舞”、“我小心翼翼地给你开门”(怕门朝外开撞着门外的人)。两岁多“因为”、“所以”、“而且”、“但是”等等就都会用了。两岁半的时候,指着小夜灯上的菊花说:“好像一只麦穗,面包是用麦子磨成的面做的。”跟她交流一直没有什么沟通障碍,你完全不需要刻意用孩子的语言去给她解释,她能听懂,也能表达清楚,而且用词相当精准。
阅读绘本可以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婷婷把筷子放在洗碗海面的中间,说好像一只蝴蝶;我用刀在厚纸板上划了一条波浪线,她说好像一头大象;往卡纸上贴彩条,她说好像一只孔雀……
阅读可以引起孩子认字的兴趣。婷婷一岁多点的时候,其实就认识卡片上的好几个字了“大小前后左右上下”等等,我赶紧停止教她认字——认字是为了应用,而不是为了认字而认字。我讲故事的时候,除了标题外,从不指读,因为我觉得那样会影响阅读的流畅性,但是现在,我给她讲故事,她会指着书说:“爸爸、妈妈、方方、圆圆、的”等,还喜欢指着某个字问我这是什么字,或者让我问她某个字在哪里,然后她来指出,对了的时候眉开眼笑,我喜欢这样的过程——不是为了识字,而是为了阅读,不仅仅会阅读,我已经理解它的意思,并且我有兴趣去认识它。
阅读的好处很多,我不喜欢那种功利性太强、目的性太强的行为,我给孩子讲故事,也是因为她喜欢,我也喜欢,宝宝可以坐着听3、4个小时的故事不嫌烦,我怕她坐时间太长了讲几本书就停下来跟她玩,她还嘟囔着:“妈妈,我不累,我真的不累。”所以,没必要强迫孩子,没必要羡慕别人,每个人的教育途径不同,每个孩子的爱好也不同,如果可能,给孩子一个阅读的环境,也许,他/她会慢慢爱上读书……
怀着孩子的时候,因为有先兆流产的症状,卧床了很长时间,闲得实在无聊,就摸着肚皮给宝宝讲故事听,倒不是为了胎教,就是找个事情干,让自己的心情能平静下来。后来就成了习惯。
我讲故事没有什么目的性,就是想让她听听我的声音。半岁以前给宝宝讲的是《上下五千年》,呵呵,手头实在没什么故事啊,后来自己也讲的无趣极了,不了了之。宝宝的第一套书是《小手撕不烂》,一套有好几本,她对认物什么的兴趣不大,反是对故事那本兴味多多,一页就是一个小故事,她能完整得把一本书听下来。
真正发现宝宝喜欢阅读,是在她一岁的时候,我买回了《小熊宝宝》绘本,婷婷第一天听《收起来》,就让我讲了二十多遍,我心情那个兴奋,哪里会觉得累或烦。而且,很快,宝宝就喜欢上了自己收玩具——否则,玩具们会不高兴的。书都讲过一遍后,宝宝拿起每本书来都回知道是什么书,像《过生日》之类比较熟的,自己也能叨咕下来。
1-2岁阶段宝宝喜欢的书中点播率较高的有:《婴儿童话故事》、《粉红线》(蒲蒲兰长绘本);《哆哆熊叽里咕噜系列》(国产的翻翻书,性价比不错),还有一本洗澡书(后来买了乔比系列,才知道那时乔比),颜色鲜明,别担心你看不懂外语,看图说话总会吧,婷婷当时超喜欢此书,而且很快就会自己讲了。
这个阶段还有些书我没有买入,比如《小兔米菲》,真是很不错,孩子很喜欢那个动画片,但是我发现的时候宝宝已经快2岁半了,想了想,没有再买。有些书是借阅的,比如《沙娜的系列》(这个如果阅读程度一般,建议在两岁以后,因为字比较多,但想象力挺丰富);比如《好饿的小蛇》,认识形状;比如《红气球不见了》,黑白简单的线条画,使得红色的形状更加突出,是很棒的绘本;比如《我爸爸》、《我妈妈》,这套书要反复读才有效果,培养宝宝的幽默感;比如《小酷和小玛》系列,认识身体、形状、颜色,别看画风一般哦;比如《玩具藏猫猫》系列,宝宝每次都喜欢玩,当然这种书的价格不便宜……
2岁的书,可以略长一点了,而且内容更丰富些。如果是女孩子,这个阶段强烈推荐《阿波林的小世界》,一个小女孩带着她的玩具自己过家家玩耍,你会很惊喜得发现,宝宝很快就会把里面的句子、情节带入她的游戏中,这个可爱的小女孩还有后续《阿波林的大事件》,不过比起小世界,个人认为差了一些,但宝宝一拿到手就认出那个长大了的小姑娘是阿波林,我想等她3、4岁也许会继续感兴趣。如果是男孩子,推荐《乔比的故事》,都是讲述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乔比的画风更粗旷一些。
宝宝这个阶段还非常喜欢的有《乐悠悠小宝贝》,小宝贝波比是一只非常可爱的小熊,翻译过来的语言带着押韵,所以虽然字不算太少,但一点也不会觉得枯燥。
《可爱的鼠小弟》(宝宝是在两岁多一点的时候喜欢这套书的,但这套书不是每个孩子都喜欢,因人而异吧,我个人认为,黑白画面外唯一的红色更能让孩子抓住主题,小动物从小到大慢慢占满画面有一种递进,不过结尾的包袱虽然我看起来非常精彩,就是不知道宝宝能理解几分,但这并不影响她对这套书的喜爱。这套书每页只有一句话,而且大量重复,貌似适合1岁多的宝宝培养语言能力,但总觉得似乎要到2岁以后才能理解。
2岁——2岁半的书推荐的还有:《大大行,我也行》(非常适合亲子互动)、《谁的自行车》(想象力很丰富,强推)、《小兔不哭,小兔不哭》、《当安娜准备去睡觉》、《颜色国的秘密》、婴儿睡前故事太阳卷星星卷月亮卷(那种童谣体,朗朗上口版)等等,借阅的但是也比较推荐的有《彩虹色的花》、《好饿的毛毛虫》、《月亮的味道》、《月亮你好》、《大卫系列》,还有我一直遗憾没购入的《埃米尔和露露》,小朋友的友谊,纯真美好。
我买书讲故事没有什么计划性,基本上随心所欲,所以宝宝的阅读也没什么计划性,字多和字少掺杂着来,2岁3、4个月,开始有了字多的书——《金色童书名家精选》第二辑,里面《小猫咪的彩色世界》宝宝不是一般的喜欢,尽管那么长,但是她每天都要听好几遍,还会说,图图和画画的绿色颜料不见了,把我的借给它们吧。(这套书的字数已经很多了,所以,如果阅读量不到,建议3岁以后再读)。
《小鼠米克》很早就购入了,宝宝却是在快两岁半了才喜欢的,这本书一方面教育孩子,一方面也在告诉妈妈,当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该怎么跟孩子交流,比如,打破了花瓶(果然,讲完此书没有半个月,宝宝依样干了此事,老妈告我后,宝宝凑过来问我:“妈妈,你生气了吗?”好吧,书上已经教过我了——“没有,我只是有些难过,毕竟那是我最喜欢的花瓶。”)比如,孩子逆反期,想要搬出去(呃,当然,这个早了点),比如孩子不想洗澡。这套书让我一直存了个疑问,就是米克是不是一个单亲家庭,我从来没见提过它的爸爸。
《小兔汤姆系列》似乎是更适合男孩子看的书,但就我得到的消息,女孩子也一样爱看。他像一个孩子的日记,记录了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又像一个小电视剧,里面的人物不时穿插出现,还在慢慢长大。我喜欢这套绘本的另一个原因是,他讲了一些我们平时不太讲的东西,比如爸爸妈妈离婚、比如汤姆恋爱了、比如汤姆的外公去世了,但他从小孩子的角度去理解,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过就是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而已,根本不需避讳。这个系列全部购入了,宝宝十分喜欢《汤姆变形记》那本,跟我一样。
《巴巴爸爸》是我小时候的经典,留存记忆念念不忘,那天翻起来想看看,呃,动画片我已经看不下去了,但是书,跟宝宝一次次重温,仍然兴头不减,我们喜欢大叫:“克里克里,巴巴变!”吸引孩子的不仅仅是巴巴爸爸一家丰富的色彩和多变的形状。我目前只有第二辑,但第一辑和新出的一辑已列入采购计划——它会让孩子的童年充满创意和想象。
元旦前购入了幼儿文学经典60年,一共30本,单独成册,也有3本装的那种,但是宝宝还小,单本这种更适合她随意挑选,也能控制我讲故事的时间。里面的故事有长有短,《围裙妈妈的红围裙》、《爸爸的香烟》等比较适合这个阶段,《小溪流的歌》、《岩石上的小蝌蚪》等更适合3岁以上的孩子吧,不过宝宝的阅读能力不错,都能很认真得听下来,现在随便提起一本书,只扫一眼封底就知道那是什么书。
2岁半——3岁推荐:《亲爱的大熊爸爸》、《宝贝第一系列》、《大大行、我也行》、《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噼里啪啦・大自然绘本系列》(这套书里的认识天气可以早一点阅读,但其他三本,大约需要在2岁半以后)、《一百万只猫》(黑白绘本,我真的不知道她为什么那么喜欢)、《七只老鼠系列》等等。
为什么把《鳄鱼怕怕,牙医怕怕》这本字数不多的书放在这里呢?因为这本书就是一个小剧本,孩子已经可以跟你一起表演了。
阅读绘本可以丰富孩子的语言,婷婷不到两岁的时候,在别人对她说“谢谢”的时候,会回答“不用客气,能帮助你我很开心”;还会说:“小蝴蝶翩翩飞舞”、“我小心翼翼地给你开门”(怕门朝外开撞着门外的人)。两岁多“因为”、“所以”、“而且”、“但是”等等就都会用了。两岁半的时候,指着小夜灯上的菊花说:“好像一只麦穗,面包是用麦子磨成的面做的。”跟她交流一直没有什么沟通障碍,你完全不需要刻意用孩子的语言去给她解释,她能听懂,也能表达清楚,而且用词相当精准。
阅读绘本可以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婷婷把筷子放在洗碗海面的中间,说好像一只蝴蝶;我用刀在厚纸板上划了一条波浪线,她说好像一头大象;往卡纸上贴彩条,她说好像一只孔雀……
阅读可以引起孩子认字的兴趣。婷婷一岁多点的时候,其实就认识卡片上的好几个字了“大小前后左右上下”等等,我赶紧停止教她认字——认字是为了应用,而不是为了认字而认字。我讲故事的时候,除了标题外,从不指读,因为我觉得那样会影响阅读的流畅性,但是现在,我给她讲故事,她会指着书说:“爸爸、妈妈、方方、圆圆、的”等,还喜欢指着某个字问我这是什么字,或者让我问她某个字在哪里,然后她来指出,对了的时候眉开眼笑,我喜欢这样的过程——不是为了识字,而是为了阅读,不仅仅会阅读,我已经理解它的意思,并且我有兴趣去认识它。
阅读的好处很多,我不喜欢那种功利性太强、目的性太强的行为,我给孩子讲故事,也是因为她喜欢,我也喜欢,宝宝可以坐着听3、4个小时的故事不嫌烦,我怕她坐时间太长了讲几本书就停下来跟她玩,她还嘟囔着:“妈妈,我不累,我真的不累。”所以,没必要强迫孩子,没必要羡慕别人,每个人的教育途径不同,每个孩子的爱好也不同,如果可能,给孩子一个阅读的环境,也许,他/她会慢慢爱上读书……
该体验由 ljwaric 于 2013-2-18 14:32 最后编辑
上一篇 : 我心中那抹淡淡的伤感——《我的父亲叫焦尼》
下一篇 :关于选择绘本的一些体会
发表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