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该由谁来带,听一听专家的意见
孩子该由谁来带?
这是《为了孩子》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作者章淼榕是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培训部主任,我看过其做客上海电视台《超级家长会》男校来了那一期节目,发表专家意见,讲得还是挺有道理的。今天特地在网上搜索其背景,搜到多篇关于儿童教育的论文以及这篇文章,力陈了父母教育责任缺失对孩子心理性格发展的不良影响,主张教育子女,父母应亲历亲为,这些观点是在若干国内外调查研究的数据基础上提出来的,更加有说服力。并且在父母及隔代人在育儿责任合理定位问题上提出了几点可行的建议:1、理清两代人的养育分工;2、协调时间,分担压力;3、共同养育、统一原则。
年轻的父母也要树立自信,不要太迷信权威,“父母只要肯尝试肯参与,就能体验到育儿愉悦感和成就感,产生更多的信心及动力,越做越多,越做越有劲。对于那些闲暇时间特别有限的父母,一旦有机会在与孩子一起,就要做到全心全意的倾听与陪伴,并且在离别和重逢时记得向孩子表达深深的牵挂与关心,这是一种高效能的亲子互动。”
这是《为了孩子》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作者章淼榕是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培训部主任,我看过其做客上海电视台《超级家长会》男校来了那一期节目,发表专家意见,讲得还是挺有道理的。今天特地在网上搜索其背景,搜到多篇关于儿童教育的论文以及这篇文章,力陈了父母教育责任缺失对孩子心理性格发展的不良影响,主张教育子女,父母应亲历亲为,这些观点是在若干国内外调查研究的数据基础上提出来的,更加有说服力。并且在父母及隔代人在育儿责任合理定位问题上提出了几点可行的建议:1、理清两代人的养育分工;2、协调时间,分担压力;3、共同养育、统一原则。
年轻的父母也要树立自信,不要太迷信权威,“父母只要肯尝试肯参与,就能体验到育儿愉悦感和成就感,产生更多的信心及动力,越做越多,越做越有劲。对于那些闲暇时间特别有限的父母,一旦有机会在与孩子一起,就要做到全心全意的倾听与陪伴,并且在离别和重逢时记得向孩子表达深深的牵挂与关心,这是一种高效能的亲子互动。”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诗经》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那里,怎能不香甜? ——雨果
我的生命是从睁开眼睛,爱上我母亲的面孔开始的。——乔治·艾略特
在孩提时期,我不能想象还有什么需要比父亲的保护更强烈。——弗洛伊德
上一篇 : 感受到更多的爱——关于隔代教育
下一篇 :隔代教育很温馨(一)
全部回应( 3 )
作为全职妈妈的我,看到这里感到舍弃工作陪伴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是非常值得的!当然关键的不在于全职,而是亲力亲为的质量
回应
想明白了,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是快乐是幸福,生活中能舍弃的一些东西大胆舍弃,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来,体味生活的多姿多味,体验做父母的快乐,多陪陪孩子
回应
理论容易,实践更难。家长要在自己有限的时间,去亲历亲为,需要对儿童教育有科学的认识。而目前很多时候,我们总认为 老人也带出来了我们自己,理应也可以带好我们的下一代。 什么是带好?其实没有标准。或许我们自己去带,也可能更差!这样,在隔代教育这个问题上,就陷于一种博弈,是自己的主动性更强,还是父辈的主动性更强。 但是,无论怎样,我想,我们自身的修为很重要,这是教育的内功心法。
回应
发表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