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爸爸 主题 让孩子爱上阅读 台湾资深讲师陈鸿鸣精彩语录——阅读与育儿!

台湾资深讲师陈鸿鸣精彩语录——阅读与育儿!

作者 ourtime     

      这是前一段时间参加有关读书与育儿演讲的笔记,主讲人是台湾的毛毛虫哲学基金会资深讲师陈鸿鸣老师。演讲很精彩,提出了很多关于“读书与育儿”的观点和“实战”技巧!让孩子爱上阅读,并不难!

      台湾的老师和西方的老师一样,很少有像我们大陆讲师那样拿着书本或PPT的;3个多小时的演讲,陈老师没看过一眼讲稿,所有的演讲内容都是活生生的案例;对于习惯了快节奏生活的都市人来说,可能整不出头绪、甚至觉得不够系统;但是,养儿育女岂是一套程序能完成的?我们需要的只是多听、多看、多想,而这些“多”聚在一起,花的是时间和精力!做父母很难,做好父母更难!让我们共同激励,倾心分享,学好做父母这趟人生之课吧!
      现将陈鸿鸣老师关于“阅读与育儿”方面的精彩语录摘录在此,正像我刚刚啰嗦的那样,没啥头绪、不够系统,都是只言片语,但仍然希望某一句话能带给你哪怕是一点点的启示……

  • 听故事,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个游戏,这是他认识世界、增长经验非常重要且便捷的途径。

  • 为什么要讲绘本给孩子听?一是因为孩子本身是用图画思考问题(而成人是用语言文字思考问题),讲绘本可以帮助孩子从“用图画思考”向“用文字思考”转变;二是因为讲绘本可以结合文字作者、图画作者和讲故事的人三者的生活经验,并将这些经验传递给孩子。

  • 给孩子讲故事时,一定要鼓励孩子提问题;因为当一个故事能够引起不同观点时,经验才可以分享,认知才可以发展。其实,讲故事就是一个和孩子聊天、讨论,引发孩子学习思考的过程。

  • 讲故事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是要让孩子“学”,但千万不要有目的性的“教”。万万不可考核孩子对故事的理解,比如“这个故事说什么了?”等等,听完故事还要被考试,哪个孩子还愿意听故事?不要着急,在说不定某一天的某一刻,你就会从孩子的某一句话或某一个行为中发现,他不仅知道这个故事说什么了,他还知道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

  • 讲故事一定是一个用语言、用表情、用肢体“表演”的过程,“表演”得越生动、故事讲得越好、孩子也才越爱听。

  • 亲子共读,重要的是分享;父母务必做到营造氛围、以身作则。(让孩子看书、自己却看电视,并口口声声说看书有多好,孩子一定会想:奇怪,看书那么好,爸爸妈妈为什么不去看?)

  • 应该让孩子自己挑书,因为这样可以:一、便于家长观察孩子的兴趣;二、可以锻炼孩子挑书的品味。

  • 在育儿过程中,父母的角色是“观察者、引导者”,但绝不是“教导者”!
    • 2012-7-26 14:19

    • 2012-7-26 10:46

    • 2012-7-15 04:57

    • 2012-7-4 07:47

    • 2012-6-27 12:11

    • 2012-6-19 14:38

    • 2012-6-19 14:02

    • 2012-6-18 12:06

    • 2012-6-17 15:21

    

    发表回应

    请登录后发表 登录 | 注册   !qq_login!
    全部回应( 3 )
    陈鸿鸣老师讲的太好了,受益!!      回应
    父母是观察者、引导者,而不是教导者——赞!      回应
    “应该让孩子自己挑书,因为这样可以:一、便于家长观察孩子的兴趣;二、可以锻炼孩子挑书的品味。”  如何挑呢?除了带去图书馆,还有别的方法么?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