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礼仪从小教(1-6岁)
每个孩子都应该有适合他年龄的礼仪。你当然不能期望一个年龄幼小的孩子行为礼仪十分完美,但你可以从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一些习惯,为他未来积极健康的社交互动能力打下基础。下面有一些按年龄段的建议:
18个月:这个年龄的孩子虽然还不能完全明白你教他的一些礼仪,但他已经开始去抓住主要的规则。你可以注意几点:
1)把规则放到前后情境中去理解。考虑到别人的感受是礼仪行为的基础,所以给孩子解释:如果他能帮邻居奶奶按电梯按钮,奶奶会很开心;告诉他超市收银员是怎样细心耐心工作;跟他谈论关心他人很重要,让他们逐渐 懂得这种价值观。
2)考虑到孩子的秉性。有的孩子15个月大时就会主动跟人打招呼,而有些却要慢热些,这都没关系。有些小孩并不喜欢成为众人的中心,比如家人聚餐或生日聚会的时候,有的孩子可能会很轻的说“谢谢”,让你为他传话。
3)餐桌礼仪简单些。这个月龄的孩子还不能做到全部的餐作礼仪,所以从一个简单的规定开始,并且经常重复这个规定。比如:吃饭时,要坐在座位上;不能把脚放到桌子上。
3岁: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有比较好的记忆、语言和冲动控制能力,这样他们就可以更好的学习和表现出良好的礼仪。你可以注意几点:
1)必要的时候干预。如果你的孩子在玩的时候抢了其他孩子的玩具,那你就走过去要求他归还,并告诉他如果他不还,将会有一些后果,而且他并没有其他的选择,这种情况没有商量的余地。
2)使用一些他熟悉的故事里的角色。当孩子做错事拒绝说“对不起”的时候,告诉她,她的行为就像“灰姑娘”里的坏姐姐,这样就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具体的角色去思考。
3)积极给予赞扬。如果孩子在没有提醒的情况下主动说了“请”,就要赞扬她的礼貌,并给她一个小奖励(并告诉她奖励的原因)。如果孩子说“请再多给我一些草莓,好吗?”那就给她额外的草莓。
4)尝试想象游戏。可以跟3、4岁的孩子玩“过家家”游戏,用玩具餐具喝茶吃点心,练习怎样铺餐巾,等每个人都分好食物才开始吃,甚至介绍客人(请其他小朋友或毛绒玩具当客人),等等细节。
5)监督。孩子通过重复学习,所以要准备好一直当“礼仪警察”,当孩子的礼仪行为出现问题时,马上行使家长的职责。
6岁:当孩子到了上学年龄,他们能够跟随指导,他们也乐于表现得彬彬有礼。在学校,他们被要求安静、轮流和举手。你还可以注意几点:
1)讨论各自的期待。随着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你可以跟她讨论哪些是她认为恰当的礼仪,同时告诉她你的期待,并倾听哪些是她觉得比较难做到的。比如,如果她不能安静地坐在餐桌旁等其他人吃完饭,那就允许她离开位子,但要求在她能听到谈话的范围内并保持安静。
2)分清界限。和她讨论哪些话是别人能接受的,而哪些话是伤人的。比如,她说:“妈妈穿那条裙子很胖”或“某同学很笨”,你要告诉她:“这样说不好,很伤人。”
总之,教孩子礼仪是个持续的过程。要有耐心,让你的期待符合她的年龄段,并且坚持做个好榜样!
发表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