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读,孩子变知己(转)
父母唸书给孩子听,要唸到几岁?陈安仪在部落格发表了一篇「识字以后更要共读」,引起读者热烈讨论。她认为选择适合孩子的书,读给他们听,引导他们领略书中光景,感受阅读的乐趣,是最佳的亲子互动经历。
喜爱阅读和写 作、知名部落格作家陈安仪,被问到推荐给自己小孩读的书有哪些?她一边开车,一边不假思索的唸出一长串书单:「嗯,是要给男生还是给女生读的呢?」因为小 学三年级的大女儿已经进入文字阅读的阶段,但大班的儿子还是以绘本为主,因此她推荐了比较多的女生喜欢看的书。
识字以后更要共读
这些书都是陈安 仪曾经读过,且非常喜爱的作品,是青春岁月中的美好回忆,每一次读都还会有新的体会和感动,现在和女儿共享,如同延续自己的青春。陈安仪曾经在自己的部落 格上写过一篇文章「识字以后更要共读」,引起读者非常热烈的回应和讨论。许多读者很惊讶的表示:「什么,都已经自己会看书了,还需要我读书给他听吗?」但 是陈安仪肯定的说:「陪伴学龄后孩子的阅读,才是培养阅读习惯最重要的关键。」
「理解力比较好的成人,读程度比小朋友识字能力高一点的书给他们听,他们的阅读能力才能跟着上升。家长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小孩心智的书,读给他们听,让他们领略到书中的不同光景,找回阅读的乐趣。」陈安仪在文章中说。
父母唸书给识字 的小孩听,可以扮演推荐和引导的角色,扩大小孩的阅读视野。从绘本进入文字阅读的阶段,阅读难度提高了,常常书的前几章都还在铺陈人物和气氛,总是要度过 前面比较沉闷的章节之后才会出现高潮,豁然开朗。陈安仪的经验是:「当你陪他度过『过渡期』后,他对内文产生好奇,自然就会接着读完。」
不要小看孩子
陈安仪推荐的书单中,西方的经典占多数,因为她发现在台湾出版市场中,衔接绘本到文字阅读的相关出版品相对稀少。「我觉得台湾的出版者都太小看小孩了!少年读物不是太浅,就是素质参差不齐。」陈安仪甚至推荐父母可以尝试带领小朋友,直接阅读琦君的散文和黄春明的短篇小说。
陈安仪的大女儿现在已经不太需要她来推荐书,她会把适合小孩看的书放在书架上,小孩就会自己去挑书来看,读了以后,在生活中自然就会成为话题。
女儿有时也会主 动来问她的建议:「等等要出门,想带一本小一点、薄一点的故事。」陈安仪认为「帮忙小孩读一点书」大约可以维持到十岁,但是未来一起「讨论」的年纪却是无 限的。也就是说,带领小孩进入了阅读的世界,除了是介绍给他一辈子的良师益友,也等于是帮父母自己培养了一个永远可以谈心讨论的好朋友。
陈安仪难忘今年寒假和小孩一起到北京和哈尔滨旅行时,忘我的共读经验。陈安仪在书店买了中国摄影家焦波记录自己父母的摄影集《俺爹俺娘》,还没回到旅馆,她和两个小孩就忍不住一起在路边翻看、讨论起来,足足讨论半个多小时都意犹未尽。
阅读就像活水,让人生永远都新鲜、充满活力。「我多么希望我和我女儿,可以有如同我和我父亲的关系,当我老得不能动的时候,都还有新鲜话可以聊——只要我们持续阅读,」陈安仪充满期待的说。
发表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