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的起起伏伏
经历了初入园时被诸多玩具和小朋友围绕的兴奋、紧随其后的午睡饱尝分离焦虑的痛苦,到后来大病一场后的平稳过渡;TT基本上适应并喜欢上幼儿园的生活。“爸爸妈妈上班,我上幼儿园”的歌谣也经常在她嘴中哼唱!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TT班级的变动非常大;TT上幼儿园的历程也开始有所起伏。
先是外教女老师的离开,然后是几个插班小朋友的哭闹,如今,就连中文班主任也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一副工作交接的状态,看来,她的离开也不可挽回了。
这些,对于刚刚三岁、刚刚习惯幼儿园生活的TT无疑是个小小的挑战!如此之多的陌生面孔,如此烦杂的“我要回家”、“我要妈妈”的哭声,使TT的情绪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每天早晨她不再高高兴兴地起床,而是磨磨蹭蹭、找各种理由在家多呆一会儿;若是睡得不好,更要哭闹一番才能出家门。
非常庆幸自己没有上班打卡的压力,否则定会崩溃!
即便如此,在连续几天的磨蹭与哭闹之后,我也会不大不小地和TT发一顿脾气。但是,很显然,这种发泄的结果是两败俱伤,TT虽然委屈地停止了抽泣、但心里的安全感缺失却日益明显;而我,心烦加之后悔,导致整整一天的状态不佳,只盼着快点到下午TT放学的时间、亲眼看看她的状态!
如此几番,强烈意识到这种做法断断不可取——若“对峙”双方都带被强烈的情绪所左右,定是不利于事情的解决、只能愈演愈烈——TT有情绪是存在客观原因的,而我的情绪纯粹是受TT的感染,从这个角度上看,错在我!
加紧调整心态,如今也算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首先,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自己内心的平静,深呼吸是个不错的方法;其次,理解孩子是关键的一个步骤——每次当TT哭着说不想去幼儿园时,我都会拍拍她、抱抱她,并告诉她:“妈妈知道你不想去幼儿园!妈妈知道!”如此几次,只要TT听到我理解她的话,哭闹通常就不会加剧,而是慢慢放松、停止下来。最后,温柔而从容地按照既往流程,该做什么做什么,千万不能因哭闹而妥协!
其实,对于这么大的孩子来说,对于像去幼儿园之类的事情而言,讲道理往往收效不佳。道理就那些,孩子可能似懂非懂,在确定幼儿园没有发生什么异常情况之后,安抚情绪、养成习惯才是重点!
TT大了,小主意多了,在思想意识形成的重要时期,“理解”并“宽容”她显得尤为重要!
写出来,自勉!
其实,很多孩子都是在和爸爸妈妈分开时会痛苦地“焦虑”一阵子,真到了幼儿园,一天还是很开心的!
发表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