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要学国学(注音版)(全10册)
我要学国学(注音版)(全10册)

我要学国学(注音版)(全10册)  

年龄: 7-10岁

Daddy Rank (0)

  •  

    0
  •  

    0
  •  

    0

当当网 (689)

分享到:
立即购买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标签:        

欢迎来标记这本书的营养

编辑点评

  少年儿童阅读国学经典,就如同从小师从贤哲,在人生的起点上就获得优势。据教育专家统计,参加过国学教育的儿童,无论在知识积累、智力提升、才艺开发、品行修养等方面都远远超过同龄儿童。国学启蒙能极大提高儿童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记忆力、理解力、表达力、自省力、认知力等各种能力。《我要学国学》包括《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百家姓》《论语》《唐诗》《宋词》《增广贤文》《幼学琼林》《声律启蒙》《颜氏家训》《朱子家训》12部经典。

内容简介

  《我要学国学(注音版)(套装全10册)》共包括:
  ★《三字经》是一部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优秀儿童启蒙读物,内容包括历史典故和一些民间传说,涉及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历史、天文、地理等,隐含着许多道德观念与立身处世的道理。
  ★《弟子规》,全文不过360句,共计1080字,内容却融汇了古代圣贤对青少年学生的训诫,具体讲解了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爱兄弟、修身养性、为人处世、读书求学等应有的礼仪规范。
  ★《千字文》全书仅一千个字,却涵盖了天文、地理、历史、农业等诸多方面,是一首四言长诗,也是一部袖珍的百科知识全书。
  ★《百家姓》的成书和普及要早于《三字经》,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读物。书中介绍了姓氏的来源、姓氏名人和名人故事等内容,帮助小朋友们更好地了解姓氏的渊源和辉煌历史。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编集而成,是记录孔子言行及思想的儒家经典。书中既有对人生、社会美好蓝图的描绘,又有人性与政治、道德、文化碰撞而出的智慧火花,对我们今天仍有很大的启发。
  ★唐诗,是国学中的精粹,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宋词,其魅力不亚于唐诗,它们历来是并称的,都是我国古典文化精粹。
  ★《增广贤文》,原称《昔时贤文》,是经过大量搜集流传广泛的民间俗语,以及古代诗文中蕴含深意的流畅语句汇编而成,是一本集思广益的人生智慧书。
  ★《幼学琼林》,最初叫《幼学须知》,是古代最优秀的启蒙读本之一,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历史风物、风俗礼仪、鸟兽虫鱼等,堪称中国古代的一本小百科全书。
  ★《声律启蒙》是一部关于诗韵的启蒙著作,是古代儿童学诗的入门读物。全书由两两相对的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等组成,不仅对仗工整严谨,而且语言流畅优美,便于诵读记忆。
  ★《颜氏家训》是关于立身、治家、处世、为学的经验书,内容涉及儒学、史学、文学、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它丰富了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内容,被誉为“家教典范”。
  ★《朱子家训》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它继承了中华文化的许多优秀传统,被尊为“治家之经”。

书摘与插图

目录

弟子规
●弟子规,圣人训
商鞅立木为信
●冬则温,夏则
文王问安
●事虽小,勿擅为
陶母退鱼
●亲所好,力为具
借米侍双亲
●亲爱我,孝何难
郑玄委婉谏父
●兄道友,弟道恭
文本乞恩
●或饮食,或坐走
信陵君恭请侯嬴
●称尊长,勿呼名
晏子的马夫
●骑下马,乘下车
子发门外受训
●朝起早,夜眠迟
司马光的圆木警枕
●冠必正,纽必结
子路结缨而死
●衣贵洁,不贵华
颜回箪食瓢饮而乐
●步从容,立端正
刘邦箕踞
●缓揭帘,勿有声
遽伯玉暗室不欺
●将入门,问孰存
聪明的孔融
●用人物,须明求
林纾偷米敬师
●凡出言,信为先
范式守信赴约
●见未真,勿轻言
道听途说
●凡道字,重且舒
焦度求官
●见人善,即思齐
伯启反求诸己
●唯德学,唯才艺
季文子以俭为荣
●无心非,名为错
晏子论罪
●凡是人,皆须爱
华而不实的人
●才大者,望自大
说大话的王昭远
●勿谄富,勿骄贫
君子之交淡如水
●扬人恶,即是恶
江洋大盗受规劝
●凡取与,贵分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待婢仆,身贵端
诸葛亮七擒孟获
●同是人,类不齐
梁上君子
●能亲仁,无限好
千金买邻
●不力行,但学文
纸上谈兵
●读书法,有三到
七录书斋
●宽为限,紧用功
不耻下问
●房室清,墙壁净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列典籍,有定处
韦编三绝
●非圣书,屏勿视
业精于勤
……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原文】
  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译文】
  《弟子规》这本书的内容核心,来自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它教导我们,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其次要谨慎做事,诚信为人。要对别人有爱心,主动去亲近品德高尚的人。如果还有多余的精力,就用来读书、学习。
  【故事链接】
  商鞅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孝公为改变秦国落后的面貌,励精图治,招贤纳士,向天下广泛征招能使秦国强大的人才。商鞅毅然离开了当时还很强大的魏国,去了当时还比较弱小的秦国,以“强国之术”得到秦孝公的信任。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实施变法。商鞅深知变法的目的是强国,但使国家强盛仅仅依靠中央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用民力、靠民众。可是,旧法在当时人们心中已经根深蒂固,新法难以顺利施行。加之当时战争连绵不断、百姓整天生活在恐慌之中,变法运动也得不到百姓的支持,更不用说在秦国全面实施了。他认为要让百姓对新法信任,必须先树立新法的可信度,在老百姓的心中形成一种权威。
  为了树立威信,推进制度的改革,商鞅命令部下在都城南门外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承诺说:“谁要是能把这根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就赏给他十两黄金。”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这么高的赏赐,结果并没有人出来一试。
  于是,商鞅只好将赏金提高到五十两。这么高的赏赐一定会打动那些人。过了一会儿,终于有人站出来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立即兑现自己的诺言,赏给了那个人五十两黄金。
  商鞅说到做到,这一举动,让人们感受到国家有令必行,有法必依的诚心,这样一来就使新法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接下来的变法也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全国。
  ……

动态

由 espsilver 首次分享  2015-04-20 16:15:53


读者点评

请登录后发表 登录 | 注册   !qq_login!

全部点评 ( 0 )

该图书尚无点评,第一个点评可获得3倍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