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标记这本书的营养
1.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讲述了一个个关于动物、植物、虫鸟和游戏的童年故事。作品集故事性、文学性、科普性和哲理性为一体。
2.作品语言质朴、清新、亲切,充满浓浓的怀旧和田园味道,一个个小小的故事,犹如春风,把生存的智慧、法则与秩序化作芬芳,悄悄地吹进小读者的心灵。
1.大嘴先生
——动物的故事
作者从纯真的童年视角去观察、认识、思索动物,二十多种动物,每一种都是我们的童年玩伴,有着各自的性格,小狗、小猫,聪明的狐狸,感恩的豹子,凶狠的大灰狼……
2.那一棵酸枣树
——植物的奥秘
作者描写了几十种童年最熟悉的植物,以科普为底色,把植物的特性、成长的快乐与痛苦、自然的哲理与人生的感悟,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孩子从植物身上得到生活的启迪。
3.田野上的小灯笼
——虫鸟的光泽
本书收录了三十多个关于虫鸟的故事,有小得像带壳的花生那么大的蜂鸟,有大得能叼起一只羊羔的老鹰,有萤火虫,还有艺高人胆大的螳螂……
4.筛麦浪
——游戏的世界
游戏是童年生活中最有趣味的事情,在本书中,作者把土掉了渣的童年老游戏一一记录下来,让这些游戏成为孩子认识社会、接受教育的起点,成为他们智慧的宝库。
焦耐芳,山东淄博电视台主任记者,第一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奖(图书类)提名奖。出版的主要儿童作品有《狐狸山谷》,《女生毛毛虫》系列科普小说等。
“海大瓦” “电报” “响呱” 抓石子 打陀螺 “筛麦浪” “老虎吃羊” “斗鸡” 糖纸 “毛驴混战” “瞎予摸象” 挑老杠 丢手绢 “青蛙眺” 打蛋蛋 打沙包 跳绳 拔洵 “较劲”与“挤牛” “胡子” 捉迷藏 打尜尜 猜谜语 放风筝 稻草人 小木枪 纸牌 抓黑豆 弹弓 弯弯角 滚铁环 投石子 “鼓荡泡” “坐花轿”与“打三角”
童年里,最值得回味的,当然是那些百玩不厌的游戏。童年的游戏,饱含了许多社会生活中的胚胎元素。规则与法则,聪明与智慧,能力与竞争,无不潜藏在看似不起眼的游戏中。那些充满变数、充满惊险与刺激的游戏,每每想起,就还想在草地上翻几个跟头,扯开嗓子吼上几声呢。我的家在岳阳山下一个小小的村子里。村子虽小,可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呢。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弯弯村。为什么叫这个名呢?我曾不止一次地问过大人。大人们没好气地说,为什么,为什么,总是为什么,小孩子家,哪有那么多的为什么!你为什么叫石头,他为什么叫狗子,她为什么叫青青菜?是呀,我为什么叫石头?他为什么叫狗子?她为什么叫青青菜?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在童年游戏里,“海大瓦”最为刺激惊险,因为它有好多的悬念。听大人们说,这个游戏是土匪发明的。大雪封了山,土匪在山上憋得难受,于是,就发明了这个游戏。这个游戏最好是六个人玩,人少了就玩不起来了。玩“海大瓦”,首先需要的是场地。冬天,生产队打粮食、晒粮食的场院就闲下来了,能够允许孩子们在那里闹腾了。过了正月初五,口袋里的鞭炮放没了,我们就在村外的场院里玩“海大瓦”。它的游戏规则是这样的:在地上画三道距离在一米左右的平行线段,两头短中间长,前边的线段上立起一块鸡蛋大的三角石块,起名叫“鼻子”;中间线段的中间竖一块人头大的石头,起名叫“大王”;“大王” 左右两米开外的地方,竖两块拳头大的石头,起名叫“耳朵”;在“大王”身后几米远的地方,立一块比“鼻子”还小的石块,起名叫“腚眼”。接下来是在“大王”前面十几米远的地方画一条长线。然后游戏就开始了。每人拿一块石头,一字地排在“大王”的后边,有人喊一、二、三,一齐把石头扔出去,都必须超过前面画的线,谁扔得远谁先打。谁扣倒了什么就是什么,啥都没打倒的人就要受惩罚。打倒了“大王”的人就是大王,就有了特权,可以发号施令指挥“耳朵”、“鼻子”和“腚眼”,惩罚什么也没打倒的人。那一回我倒霉透了,石块扔得最远,又是第一个打,可什么也没打着。P1-3
全部点评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