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给予了营养标记
两岸三地最有影响的公共知识分子,龙应台最为看重的著作!《南方周末》最受欢迎的专栏之一,《野火集》后“龙旋风”再度发力!
上一次和二十岁的儿子聊天到深夜,是什么时候?
十八岁的女儿塞上耳机,把自己彻底封闭起来,怎么让人觉得那么伤心?
为什么,和心爱的人沟通,这样不可能?
……
收入此书的龙应台和安德烈的三十多封书信,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的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家长和子女。面临同样的困境的读者,必将会从中获得有益启示,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进行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母亲之间对话交流的尝试。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野火集》后“龙旋风”再度发力!台,港、新、马四地榜首畅销书,龙应台最为看重的新作!亚洲地区二○○七年中文十大非小说作品,《南方周末》最受欢迎的专栏之一!35封家书袒露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交融!看龙应台如何重新认识忽然长大的儿子——一个十八岁的人!
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亲爱的安德烈
林语堂的人生智慧:《人生不过如此》(55折)
推荐阅读《推拿》(毕飞宇推出国内首部以盲人群体为题材的小说,结识黑暗里的他们,反思光明中的自己)
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亲爱的安德烈
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返回台湾,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
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龙应台一定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
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收入此书的的三十多封书信,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本书为读者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
龙应台,生于台湾高雄县。1986年出版《野火集》,抨击国民党政府黑暗统治,轰动台湾,当月再版二十四次,对台湾社会发生巨大影响。 1999年任首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长。2003年来,先后任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大学访问教授。《南方人物周刊》中国“五十位最具影响力的公共知识
《亲爱的安德烈》
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龙应台
连结的“份”/安德烈
第1封信 十八岁那一年
第2封信 为谁加油?
第3封信 逃避国家
第4封信 年轻却不清狂
第5封信 对玫瑰花的反抗
第6封信 一切都是小小的
第7封信 有没有时间革命?
第8封信 我是个百分之百的混蛋
第9封信 两种道德
第10封信 烦恼十九
第11封信 阳光照亮你的路
第12封信 让豪宅里起战争
第13封信 向左走,向右走
第14封信 秘密的、私己的美学
第15封信 菩提本非树
第16封信 藏在心中的小镇
第17封信 你是哪国人?
第18封信 哪里是香格里拉?
第19封信 问题意识
第20封信 在一个没有咖啡的城市里
第21封信 文化,因为逗留
第22封信 大学生哪里去了?
第23封信 下午茶式的教养
第24封信 装马铃薯的麻布袋
第25封信 孩子,你喝哪瓶奶?
第26封信 二十一岁的世界观
第27封信 给河马刷牙
第28封信 第二颗眼泪
第29封信 KITSCH
第30封信 两只老虎跑得慢、跑得慢
第31封信 政府的手可以伸多长?
第32封信 人和诘问
第33封信 你知道什么叫二十一岁
第34封信 独立宣言
第35封信 伟大的鲍布·迪伦和他妈
全部点评 ( 2 )
还有《亲爱的安德烈》里面的那篇<给河马刷牙>里面的那句: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我一遍一遍的读,直至我影印与心。于是有一天,儿子在和聊天的时候,我不由自主的把这句话搬了出来。
南阳暖暖 晚饭时,一直低头吃饭的儿子突然说到:妈妈,那些要饭的吃的是“残羹剩饭”,这说明他们是“无家可归”的人!我知道儿子意在展现他掌握的成语能够准确的表达他所知道的事情。
南阳暖暖 而我却大煞风景的回应他:嗯,这就是为什么妈妈要求努力你学习,是因为妈妈不希望有一天你也吃那样的残羹剩饭,无家可归!妈妈之所以这样要求你,是希望你长大后能有很多种选择,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借用龙应台写给安德烈的信里面的话)。要有更多的选择,从小就要比别人多努力学习! ...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