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爸爸 主题 阅读心得 无心插柳的教育

无心插柳的教育

作者 乖宝妈妈     

最近抽空看了@李中莹家庭大学系列的《孩子,妈妈陪你慢慢长大》,虽然还有部分没看完,但作者育儿的那种无心插柳的教育方法已经深深在我的脑海里扎根。作者的女儿非常优秀,但作者并没有抱着培养优秀女儿的态度去教育她。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只陪伴,不设限,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信任和最好的爱。读来让做家长的我们有种发自内心的触动。就跟李中莹在为本书做的推荐序中写道的一样:想把孩子训练成为天才或者伟人的父母们,这本书不是和你;而希望孩子有成功快乐的人生,希望孩子每天都过得轻松满足的父母们,这本书你不容错过!

今天和大家分享几小段书中的内容,也许它并不是什么总结出来的育儿精华,但我认为,这其中绝对包含着需要我们学习的育儿智慧。

分享一:一段智慧的话

作者在女儿上小学前,作者对女儿说了这样一段话:“你马上就做小学生了,证明你长大了,我们很高兴。上学是你自己的事情,学得好不好,都是你自己的收获和成绩,跟爸爸妈妈没关系。学得好,得到了奖励,说明你的能力和努力有了效果;学得不好,但如果你愿意体会那种挫败的感觉的话,我们也尊重你。所以,从今天开始,我明确地告诉你:上学时你自己的事,你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爸爸妈妈只会祝福你。虽然妈妈是心理老师,有点名气,可是,我心里明白,我不会因为你成绩好就感觉脸上光彩,也不会因你成绩不好,就觉得无脸见人。妈妈相信你有对读书的兴趣和爱好,一定会做好上学这件事情的。”很长的一段话,看似啰嗦,但却饱含着作者对女儿的尊重与信任。不以成绩好就高兴,不以成绩不好就生气,这一点,相信很多家长应该学习。成绩的好坏并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也不是你高兴或者生气的砝码。回想自己,很庆幸我的爸爸妈妈在这一点上和作者有着惊人的相似。没有得到考试第一名就会有何奖励的物质承诺,也没有因为考得不好而遭批评和数落。不论何时,都是淡淡的高兴、安慰亦或鼓励。这一点,希望自己在将来也能学习和继承。

分享二:一个疯狂的决定

这是作者在书中分享的一个小例子。大概是说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作者的女儿说想自己出去走走,等女儿走了以后作者才发现已经10点了,她觉得自己做了一个很冒险的决定,于是她就这样焦急得等待着。到了快11点,女儿才回来。没想到,女儿这趟出去收获很多,有很多惊奇的发现。她手舞足蹈地描述她走的什么线路,有哪些发现。那些发现都是白天或晴天所发现不了的,那些特殊的景致让她心情大好。作者明白,女儿肚子探险、独自寻找、独自发现的快乐是她更大的“快乐源”。女儿讲完后,又满脸热情地希望带着妈妈出去看一下她发现的那些美好。本来已经很晚了,而且作者很困,但女儿热情地邀请她是在不忍心拒绝。她知道这份美好的感觉是最宝贵的,支持她、陪伴她、跟他一起去享受这个过程,也许是对她最好的一份肯定。就这样,作者陪女儿又出门了,12点多才进屋。进屋后的女儿居然还在兴奋之中,不肯睡觉,说要创作。作者商量半天,因为女儿还是不改决定,所以先睡了。当晚,女儿创作了好几幅画,其中有一幅画叫《一起看世界》(或《行走》)。描绘的是一家三口人共同的行走。同坐这个夏夜之后,作者更信任女儿,给她更多的支持和自由,也给了她更多的欣赏和肯定。相信妈妈的充分信任、耐心的倾听与陪伴,给了女儿成长所必需的正能量!

书中有太多地方让我触动,希望自己也会慢慢像作者那样成为一个智者妈妈。用心去倾听,用心去陪伴,抛去条条框框的限制,只留满满的爱与支持。


    

    发表回应

    请登录后发表 登录 | 注册   !qq_login!
    全部回应( 0 )
    还没有人回应过TA, 登陆后,第一个回应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