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自然历史博物馆
周末带孩子去上海自然历史博物馆,花了整整大半天,很辛苦转完3层楼。回头就想:在博物馆看展出,和在ipad看展出差异是什么呢?
博物馆的那些馆藏,适合的是展示展物的具体大小,给人立体真实的感官。但是,一个展物背后的丰富知识,并不合适在现场进行阅读,这样很难做到阅读仔细,也很辛苦。而这些如果移植到ipad,并且实现AR的虚拟识别或二维码识别,这样,博物馆就可以延伸到家庭。孩子可以在家里学习,也可以跑到博物馆看实物并对照ipad解读这个展物。
我们不妨来做这样的假设:
1. 博物馆依然提供展物,并且每个展物旁边有显著的二维码。
2. 孩子路过一个古人类头骨化石,就可以拿自己的手机(或某种设备)对着拍一下,然后,耳机里就可以语音播放这个展物的背景介绍。当然也会提供相关文字和参考资料(多媒体)
3. 孩子来不及看的,可以回家在ipad里进行导航,然后学习。
4. 孩子可能对这个展物有疑问,那么也可以语音或文字录入自己的问题。博物馆馆员可以提供解答和信息关联推荐。
一个博物馆的价值是全社会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机会,以这个思路,我感觉博物馆可以找到更大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寻求到新的商业模式。
博物馆的那些馆藏,适合的是展示展物的具体大小,给人立体真实的感官。但是,一个展物背后的丰富知识,并不合适在现场进行阅读,这样很难做到阅读仔细,也很辛苦。而这些如果移植到ipad,并且实现AR的虚拟识别或二维码识别,这样,博物馆就可以延伸到家庭。孩子可以在家里学习,也可以跑到博物馆看实物并对照ipad解读这个展物。
我们不妨来做这样的假设:
1. 博物馆依然提供展物,并且每个展物旁边有显著的二维码。
2. 孩子路过一个古人类头骨化石,就可以拿自己的手机(或某种设备)对着拍一下,然后,耳机里就可以语音播放这个展物的背景介绍。当然也会提供相关文字和参考资料(多媒体)
3. 孩子来不及看的,可以回家在ipad里进行导航,然后学习。
4. 孩子可能对这个展物有疑问,那么也可以语音或文字录入自己的问题。博物馆馆员可以提供解答和信息关联推荐。
一个博物馆的价值是全社会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机会,以这个思路,我感觉博物馆可以找到更大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寻求到新的商业模式。
该体验由 cloudward 于 2012-7-6 09:52 最后编辑
发表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