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厕训练中想到的激励方法
TT的床头已经贴上了两张巧虎星星的贴纸,这是TT得到的奖励。因为我的小朋友正在进行周而复始的如厕训练,从生理到心理——这对两岁的TT是个挑战!为了和TT共同迎接这个挑战,我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其中之一就是“激励”——这一手段放之四海而皆准、运用不好却毁灭!
首先是激励的内容。
拿什么作为给TT的奖品呢?吃的、用的、穿的、玩的,似乎都太物质了,如果两岁的孩子就用物质来激励,真到了十二岁、二十岁该怎么办?毕竟人的本性就是“对物质的需求无止境”,而这种无止境的需求是应该极力遏制的,因为所有的痛苦和困惑都和它有关。拿物质作为激励的内容,正是潜移默化地刺激TT对物质的需求,这点是我万万不想看到的!
那就精神激励吧,这毕竟比物质层面的东西要高级的多!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来分析,被人需要、被人尊重被置于最高层次!在精神层面,我最先想到的自然是“荣誉”激励,小红花有点俗、小卡片TT好像还看不懂,那就小巧虎吧——TT最喜欢的卡通人物!除了“荣誉”,还有“目标激励”——给TT制定明确的目标,让她的行动更有动力、更有方向,这也是一种激励手段!(比如:今天“一天”不尿裤裤,妈妈就给你一个巧虎贴纸;这种激励比单纯的“不尿裤裤,妈妈就给你一个巧虎贴纸”效果要好;“一天”就是TT的明确目标。)最后,“参与激励”的效果也非常明显,让TT参与粘贴她获得的巧虎贴纸,让TT监督娃娃按时上厕所,这些行为都让TT有了强烈的参与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主人翁意识”!
其次是激励的范围。
一定要做到完美才能获得奖励吗?这对于年仅两岁的TT来说,是不是过于严厉了?
完美的目标往往过于遥远,遥远而难以实现的目标其实并不应该称其为目标。
其实,对于TT的激励,完全可以定位为“进步”。毕竟,TT还年龄太小,自我意识控制能力还很难做到很强;况且,有待解决的问题还涉及“生理”需求,生理上的问题成人都很难用意识控制,更何况两岁的孩子?!
所以,有了进步就应该奖励!昨天不小心尿了三次裤子,今天只尿了一次,进步很大嘛,提升很多嘛!当然应该奖励!昨天尿尿还需要大人提醒,今天已经可以自己主动要求了,多棒呀!奖励是理所应当的!
每一年、每一天,我们都在进步,这就足够了!
最后是激励的时间。
说到一定要做到!即使TT忘了,我也会主动提醒她,把属于她的奖励给到她!
激励的时间最好固定,如果能把它作为一种隆重的仪式,让TT有所期待,那就更好了!此时,激励的内容反而不重要了,激励的过程才是我们应该享受的!
发表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