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2岁宝宝的“鬼心眼”
“妈妈,我脚疼!”
周五,我和老公带TT在小区里遛弯,TT看我们都穿着夹脚凉鞋,也非要学着我们的样子,把自己那双搁置许久未穿的夹脚凉鞋套在脚上。开始时,TT还啪嗒啪嗒地走得挺高兴,渐渐地,就放慢了速度,再随后,索性就坐在地上、脱起鞋来。老公一看,大拇指和二拇弟被鞋夹住的地方有点红了,看来是鞋穿着不太舒服;于是把TT抱起来,并随口对我说:“抱着她吧,她可能脚疼!”我没反对,TT也没什么反应,就这样,我们抱着TT又溜达了一会儿,很自然地就回家了!
周日,换上TT平时穿着最多、也穿着最舒服的小凉鞋,带着她一起逛街。刚走了没几步,TT就伸出手来要我抱,我没拒绝,并按照以往的“规矩”和TT约定好自己走路的地点;到了约定的地方,TT死赖着抱着我的脖子不下来,并撒娇地对我说:“妈妈,我脚疼!”“哪儿疼呀?”“这儿……”TT指了指上次夹脚的地方,我看了看,没任何问题!原来,她是想起来爸爸说的话——“抱着她吧,她可能脚疼!”——在TT心中,这可是被抱着的最好理由了!爸爸无意中的一句话,居然变成了TT的小借口,我差点被这个小丫头骗了!……
“有点烫……”
北京的秋天天气干燥,周末,我给全家人煮了梨水,因为担心TT对糖水上瘾,所以全家人采取了不同对待的策略——我和老公的梨水是加了冰糖的,而TT的梨水则是毫无甜味的!煮好后,分装在不同的瓶子里,拎上包,我们出去玩了!
TT要喝水,我先摸了摸她的瓶子,不自觉地叨唠出声音:“好像有点烫……”又拿出我和老公的瓶子,水温合适!倒了一点给TT,TT咂了咂嘴:“真好喝呀!”玩了一阵儿,我再次拿出TT的瓶子,给TT喝水。TT咕嘟咕嘟地喝了两口,表情无任何异样,却把瓶子递还给我:“妈妈,有点烫,我喝爸爸妈妈的瓶瓶吧!”我再次摸了摸她的瓶子,又尝了尝,一点也不烫。鬼丫头肯定又跟我耍心眼呢,知道“烫”是个很好的理由,可以让她理所当然的喝上本属于爸爸妈妈的甜水!
对于两岁宝宝这些突然冒出来的“小心思”,我的经验是:
1、澄清事实:对于这么大的小朋友而言,其实完全没有“说谎”的概念,她想的只是能用什么办法达成自己的目的。所以,作为家长,我们没必要给她强化“谎话”的定义,只是让她说出“真实”的情况就行!正向影响永远要比负向打压来得惯用!
2、绝不姑息:不强调“谎话”绝不代表顺从“谎言”,我们要明确地告诉宝宝:“不说出真实的情况,是一定不能达成自己的目的的!”“想让抱、想喝甜水可以直接和妈妈说,我们可以商量着来;但如果执意说脚疼、执意说水烫,那我们就先揉揉脚、等水晾凉了再喝吧!”
3、吸取教训:最后,是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充分考虑的,宝宝大了,有自己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了,当着宝宝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个动作就更得注意了!哪怕是自言自语,哪怕是习惯行为,也要三思,因为宝宝全部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说不定哪天就突如其来地展露出来,到时候就真要搞得我们措手不及了……
发表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