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爸爸 主题 儿童阅读书目推荐 亲子阅读、快乐足矣——《跟屁虫》的“乐趣”

亲子阅读、快乐足矣——《跟屁虫》的“乐趣”

作者 ourtime     

亲子阅读,究竟带给我们什么?如果真的要展开这个话题,可探讨的内容就非常丰富了——从幼儿教育的角度、从亲子感情的角度、从美学文学的角度……每个层面都有无数个主题和案例供我们研究。而今天,我想说的只有一点——“快乐——这份快乐来源于宝宝的内心,这份快乐属于我们母女二人!


不到三岁的女儿是个爱心泛滥的孩子;在幼儿园里,照顾小朋友是她最大的爱好;在家里,妈妈给我生个小妹妹吧则是她的口头禅;因此,所有有关小妹妹的书她都一定喜欢。宫西达也这本描写兄妹故事的《跟屁虫》,料想她会喜欢,但却没想到她钟爱到这种程度……


跟屁虫》很温情。哥哥嘴里念叨着“妹妹一直都是个跟屁虫”,但手上却一直紧紧地拉着妹妹的手;哥哥做什么、妹妹也跟着做什么,哥哥虽然常常“嘲笑”把事情搞砸了的妹妹,但言语中却分明透露着一种“我有妹妹”的“自豪”!


《跟屁虫》很搞笑。哥哥说:我要去尿尿!妹妹也说:我要去“料料”;哥哥说:我走了!妹妹也说:我“久”了;哥哥看书,哇哈哈大笑,妹妹看书,也哇哈哈大笑,但书却拿反了……   

      

正因为这两点,加上我们“共读+改编”的阅读方式,我的女儿读这本书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每天必读、每天必是从众多书中第一个挑出这本、每天必是强烈要求读三遍以上!



说起“共读+改编”的阅读方式,一是因为这本书非常适合,二是因为这容易调动家长和孩子的阅读兴趣。温情的感觉、重复的句式、搞笑的言语……我一句、女儿一 句,我当哥哥、她当妹妹……配合着图画中的动作,回忆着女儿小时候含混不清的发音,着实让我们乐此不疲;而且这种乐趣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读书的过程中,更延展到日常生活里……


女儿语言表达能力已经非常好了,发音更是标准的普通话,所以,我完全不用担心故事中“妹妹”的发音,(如“料料(尿尿)”、“久(走)”等)让她误入歧途;相反,我还会根据她呀呀学语时的真实案例将故事进行改编,如“哥哥说,我去姥姥家;妹妹也说,我去‘脑脑’(姥姥)家。哥哥说,我不怕毛毛虫;妹妹也说, 我不怕毛毛‘童’(虫)”……每改编一句,我们都会重复无数遍,每重复一遍,我们都会笑个不停!对我来说,重拾对宝宝婴儿时的美好记忆;对女儿来说,看到了婴儿时期的自己,这是多么愉快的事情呀!同时,这些属于我和女儿独特的语言,让我们母女的关系更加亲密,“我‘久’了!”我上班、她上幼儿园时的母女告别,别人听不懂,我们却会心一笑!

更出乎我意料的是有一天夜里,女儿的笑声把我吵醒,只见她闭着双眼,小手却举在半空中,嘴里非常“清晰”地说着“梦话”:“哇哈哈哈,书拿反了!”然后,又笑了几声,继续睡觉!都说梦境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心理状态,看到女儿做梦都因为这本书笑出声来,我着实感到欣慰——因为,我知道她真的很快乐!——这不 就是我想带给她的全部吗?!

想起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先生的一句话:“图画书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今天,在女儿身上,我领悟了这句话的真谛!——亲子阅读,快乐是直接的、永恒的,其他的收获其实就是水到渠成、不请自来……
该体验由 ljwaric 于 2013-2-18 14:57 最后编辑
  • 2012-9-22 13:48

  • 2012-9-20 07:04



发表回应

请登录后发表 登录 | 注册   !qq_login!
全部回应( 1 )
女儿小时候很喜欢这本书,值得推荐一下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