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孩子学钢琴,父母先上课
孩子学钢琴,父母先上课

孩子学钢琴,父母先上课 

年龄: 1岁+

Daddy Rank (6)

  •  

    10
  •  

    10
  •  

    6

当当网 (880)

分享到:
立即购买  

作者:[美]茅为蕙 著 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0-1

标签:                

读后给予了营养标记

展开剩余营养

欢迎来标记这本书的营养

编辑点评

    她是“中国桥梁之父”茅以升的孙女
    被列入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施坦威艺术家行列
    她是名气跟郎朗李云迪不相上下的国际钢琴家
    她在本书中为中国千万琴童家长出招——
    让孩子快乐学习钢琴的秘诀
    让孩子不再抵触练琴的方法
    让孩子成为一个真正懂音乐的人       

内容简介

中国数万万孩子在学习钢琴,而学钢琴对中国孩子意味着什么?却是每位琴童父母需要思考的问题。
    漫长而辛苦的学琴之路,让多少父母和孩子遭受困惑、迷茫、失落、泪水和忧伤……有的孩子最终在父母的“逼迫”下,走上了专业道路;有的孩子由于各种原因学琴而痛苦不堪,父母不得不半途而废,放弃钢琴,放弃音乐;还有的孩子通过规范的学习和长期坚持练琴,最终考过了钢琴业余级最高级十级……
    著名旅美钢琴家茅为惠通过自己的学琴经历和作为一名钢琴教育专家,在本书中与中国数万万学习钢琴的父母和孩子分享钢琴人生。本书除了针对钢琴学习的专业知识指导,还与父母分享——
    孩子学钢琴父母应该建立怎样的良好心态;
    不懂钢琴的父母如何辅导孩子学琴;
    对时下热门的钢琴考级的深刻反思与剖析;
    如何让孩子通过钢琴学习提高音乐素养,爱上音乐;
    如何让孩子快乐地学琴;
    父母如何才能建立一种健康的教育方式,父母不逼,不累!孩子最终因为钢琴而收获幸福!   

作者简介

茅为蕙,著名旅美钢琴家、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茅为蕙钢琴艺术中心创始人。
    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的孙女。父亲是小提琴家,母亲是钢琴老师。
    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二年级,每年参加拍摄一部电影,先后有《从奴隶到将军》《等到满山红叶时》《巴山夜雨》《绝代名姬》等,并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
    她3岁时学拉小提琴,后来改学钢琴。1983年,茅为蕙从100多位报考上海音乐学院附小的孩子里脱颖而出,成为10位幸运者之一。16岁的茅为蕙赴美留学。茅为蕙在不断获得国际比赛大奖的同时,每年在欧美及亚洲地区举办近60场音乐会,和众多世界一流的著名乐团合作。       

目录

茅为蕙
上篇 钢琴与成长(入门篇)
  第一章 音乐人生,从正确选择开始
    第一节 父母为孩子打开音乐之门5音乐胎教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乐感5胎宝宝为什么喜欢听莫扎特9钢琴亲子早教课让孩子走进音乐世界
    第二节 他是钢琴神童吗
      通过手、耳、记忆力判断孩子的音乐潜质
      为孩子选择学习钢琴,是为他还是我
      面对孩子“都是你们叫我学琴,我自己不想学”的问题时,我们该如何回答
      孩子如果是音乐神童,是否孤注一掷
    第三节 弹响第一个音符
      小提琴、电子琴、钢琴,先学哪个
      学琴的最佳年龄是几岁
    第四节 钢琴老师,重要角色出场了
      如何为孩子选择好的钢琴培训机构
      怎么辨别钢琴老师的水平
      上门上课,是不是上策
  第二章 八十八个琴键,十个弱小的手指
    第一节 一架合格钢琴是绝对前提
      钢琴是越贵越好吗?要给孩子买多贵的琴
      钢琴放在家里的什么地方?怎么保养
    第二节 钢琴课开始了
      钢琴教材,学琴之本
      钢琴教室里的特殊学生:妈妈
      家长和老师沟通的技巧
      琴谱,要让孩子自己拿
    第三节 陪练这件事
      初学琴童,妈妈一定要陪练
      练琴,规矩、规律最重要77放松,姿势就会正确
      陪练,还要陪听
中篇 家有琴童初长成(瓶颈篇)
  第三章 练琴生活不枯燥
    第一节  识谱、背奏,学琴事半功倍
      小蝌蚪是不是一开始就要认识
      从正式开始学钢琴起,就需要认识五线谱
      背奏,在不知不觉中开始
      业余可以,随便不可以
    第二节 成功路上,父母出招
      他需要一个钢琴偶像吗
      鼓励比批评更有力量
      家长自测:是我让孩子不再爱钢琴了吗
    第三节 突破瓶颈,就是胜利
      如何面对“你们逼我学琴”的质问
      真的进入瓶颈期了吗
      旅行期间,以玩为主,钢琴练习,尽力而为
  第四章 黑白键上的童年
    第一节 再一次认识钢琴
      流行乐也可以从钢琴开始
      不是音乐世家,也能培养出优秀琴童吗
      129怎么判断孩子的音乐潜质
    第二节 学业VS琴业
      写作业和练琴不打架
      什么时候该换钢琴老师了
      我们聊聊音乐会吧
    第三节 表演、比赛开始了
      表演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吗
      比赛前,做好这些准备
下篇 开启音乐人生(收获篇)
  第五章 做钢琴家还是钢琴爱好者
    第一节 重新审视钢琴
      考过10级,还能做什么
      钢琴,人生应该有这一章华彩
    第二节 考级,绕不过的现实
      考级的好处和坏处
      如何考级,才能避害趋利
    第三节 是时候了解专业钢琴教育了
      音乐学院附小、附中和音乐学院
      2出国学钢琴怎么样
      水平越高,比赛越重要
  第六章 当个快乐琴童比争取做未来的郎朗更重要、更实际
    第一节 快乐琴童,幸福一家
      不练琴之后,如何和音乐相处
      钢琴让全家更快乐
    第二节 业余钢琴家
      哪些曲子适合业余爱好者表演
      业余钢琴家里的大名人192郎朗效应
  后记 在黑白琴键上,弹出我的彩色人生
  附 茅为蕙博士简历
  中外媒体评价   

媒体评论

《孩子学钢琴,父母先上课》:
比钢琴更贵重的图书礼物

                                                      文/天好
也许在许多父母的心中,总有那么一幅画面:穿着如同小王子或是小公主的小宝贝,在舞台上流畅地弹奏着一首动听的乐曲,台上行云流水,台下神情专注,一曲完毕,宝贝优雅地起身鞠躬,台下掌声四起,小宝贝不得不回来再次鞠躬谢幕。
这幅美好的画面便是钢琴的魅力,即便不做为专业,也是舒闲生活的点缀,是无上典雅的享受,更重要的是,会弹琴便意味着与众不同的气质!
然而,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台上流畅的演奏背后,是无数枯燥的练琴积累,是孩子对钢琴和音乐由爱到恨、又由恨到爱的心路历程。在黑白琴键的世界里,八十八个琴键,十根弱小的手指,最终是半途而废,还是成为朗朗第二,亦或给孩子带来伴随一生明媚灿烂的音乐人生?一切多米诺式骨牌都从一个个细小的正确选择开始。所以,孩子学钢琴,爸妈先上课。如果说选一架好钢琴是培养一个好琴童必须的硬件的话,那么这本《孩子学钢琴,父母先上课》则可谓比钢琴本身更为贵重的教育礼物,它是洗脑式的软件,是学钢琴可以为之一生秉持的钢琴信仰。
 放眼望去,从大城市到小县城,从博士教授到蓝领工人,中国的琴童家长对孩子学习音乐的无私奉献,对孩子成功未来的迫切期待,和对孩子“该如何学琴”的迷茫、困惑、不解,甚至于挣扎比比皆是,家长们想了解的不是非常高深的学术理论,也不是只有最顶尖的那一小批钢琴家才会遇到的境况,而是每一个初学钢琴的孩子都会碰到的共同问题:孩子为什么要学习钢琴?怎样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钢琴老师?学习几年之后需要换老师吗?家长如何督促孩子练琴?钢琴考级究竟有什么意义?弹钢琴,当不了职业钢琴家怎么办,孩子不肯练琴,我们就打,是否不该打手???这些话题看来简单,却能引来不简单的对话!
集东方灵性与西方浪漫于一身的茅为蕙小姐,用她的琴声将自己的爱恋、伤感和激情一并带给听众之余,更用自己从4岁习琴始便让钢琴陪伴至今的亲身经历,与东西方钢琴教学的实践借鉴,对万千琴童家长答疑解惑,以拳拳之心提出正解:正如胎教音乐的选择,胡乱听还不如不听,钢琴学习也一样,一切都有方法:从Step到Skip,可以把音符想象成一个活泼的小朋友在玩跳格子游戏;如果把上课比喻成补品,那平时的练习就是一日三餐;所有身体上的紧张,都是思想和心理上的紧张造成的;要想让孩子今后做一个台上的人,就必须先教会他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台下的人……几乎所有琴童家长不同时期遇到了学琴问题,都在本书得到了列举与解答。
读过了这本书,作父母的心突然便坦然了。因为学琴也许本就是件有始无终的教育礼物,当孩子的琴声,从招致邻居的怨言,变成每周末都有人敲门来要求欣赏他的演奏时,也许,孩子一路以优异成绩走过来后,却只能选择当名普通的钢琴教师;或是激情澎湃的弹奏,只能当做家庭聚会时的背景音乐。遗憾吗?有点。但后悔吗?绝不。不管是钢琴家、钢琴老师或是只当一个普通的钢琴爱好者,如果人的这一生能够品尝音乐之美,能够体会音乐带来的无限酸甜苦辣,终身都有美妙的琴音相伴,琴声能够点缀最重要最美好的人生瞬间,那么,儿时的音乐学习就绝对不是浪费时间,你已经让你的孩子走在了一条更容易发现美、更容易触手幸福的路上。
没错,钢琴,人生应该有这一章华彩。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二节 他是钢琴神童吗
    有的孩子真的是有弹钢琴的天赋,而有的孩子天生五音不全。父母都希望早些了解到自己的孩子是否具有学习钢琴的天赋,是否有音乐的感知能力,这些,家长可以简单地通过一些方式来做基础的判别,但天赋并不等于成就。无论多有天赋的孩子如果不通过后天的勤奋努力,绝对成不了钢琴家,反之,如果资质平平的一个孩子,后天非常刻苦努力,一样能够学有所成。
    通过手、耳、记忆力判断孩子的音乐潜质通过对手、耳、记忆力等几方面的简单评判,你可以基本了解自己孩子的音乐潜质,以此作为选择参考。
    把孩子送进钢琴教室后,家长们有时候会聚在一起聊,我发现,最能够有共鸣的话题就是——我们的孩子到底有没有钢琴天赋?不光是我,其实所有人心里都没底,问老师,老师会说每个孩子看起来都不错,但有没有天赋,要学学才能看出来。大家只能各自判断,会唱几首儿歌而且唱得还算好听就是有音乐潜质吗?还是听见音乐就手舞足蹈算有音乐潜质?天赋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的,怎么衡量啊?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我们一点都不心疼送孩子学钢琴花的钱,但是心疼他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是有天赋的,但未必都是钢琴天赋,要是他在绘画上、语言上、舞蹈上更有天赋呢?我们送他来学钢琴岂不是
    白走弯路,要是学了一段时间才说不行,不说投资不菲,就是孩子早期教育被耽搁的时间也太可惜了。耽搁他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可太让家人后悔了。
    不过,议论归议论,要是哪位家长真让孩子去把画画、钢琴、围棋都试一遍,这也不是很现实,毕竟,儿童智力发展的黄金期就这几年,只能选择一个看起来比较有把握而且大家都看好的来学习。我想请教老师的是,像检查身体有什么皮下脂肪厚度、身高、体重这些数据能够对照参考,在钢琴学习方面有没有什么比较权威的参考标准,能够给孩子先做下测试,有个评分,也让我们这些家长能够心里更有底些?
    孩子身体是否健康,有很多技术上的指标可供参考,但孩子在音乐上是否有天赋,这很难用数字来衡量。许多家长为此苦恼,他们觉得孩子应该学钢琴,但又怕孩子完全不是这块料,白耽搁工夫,特别是那些家里没有人从事音乐专业的家庭,这种顾虑就更为常见。有没有些简单的办法,帮助家长判断孩子的音乐才能?
    我的答案是:有,但不绝对。
    大体上从手、耳、记忆力这几方面来判断。
    先说手,弹琴用的无非是我们的一双手。四五岁的小孩子,虽然手还没有发育完全,但手形已经基本能看出来。家长要看的是手指是硬还是软,特别是关节部分,这决定着孩子弹琴的力量够不够,太硬不行,太软更不好。最理想的是,小手的骨头要有点硬硬的,但又不僵硬,不软绵绵的。还有,各个手指之间离得够不够远。手张得越开以后弹琴越轻松。这项经常被形容为手要松。松,是一个比较通俗的说法,是指手指伸张的能力,比如大拇指和食指的伸开度,能张开来,弹琴的时候会很舒服,当然,很多家长都不了解基本的指标,手的长度怎么样算好?手指最好不要太短,小指的长度最好能到达无名指的最上面一个关节。手指的长度不好改变,但手的松紧是可以通过手指操等锻炼手法来改善的。有些学生甚至在其他方面的条件都很好,只是手指伸张不太好,还可以考虑通过手术来改善。
    特别提醒的是,太胖的手会有点困难,瘦点的小手更占便宜。不过,随着孩子长大,婴儿肥也会逐渐消掉,所以,倒也不用一看手胖就放弃。而且,最重要的,不是优秀的钢琴手形,够不到八度,可能难成为伟大的钢琴家,但不代表不可以享受钢琴带来的乐趣。
    再说耳,其实这个关系的是乐感和节奏感。大人拍掌让小孩子跟着唱歌,可以选择唱儿歌,所有的儿歌都是有节奏的,看他是否跟得上节拍,是否有本能的节奏感。或者放一个钢琴曲,看看孩子从钢琴曲能听出什么感觉。比如放一个快的曲子,看看孩子是否能用恰当的形容词来表示,哪怕是很幼稚的形容词。比如,说像放鞭炮,或者说是像爆米花的感觉。在我小的时候,听到喇叭声、敲玻璃的声音、倒水的声音,或者在电视里听到什么有趣的声音,爸爸就会叫我去钢琴上找一个能够发出和这些声音类似音的键,这是很有趣的亲子互动活动。孩子也许对固定的音高没有概念,但至少他会有一个模仿的能力,这是很重要的。
    接下来是记忆力。妈妈唱一首歌,让孩子学着唱,让他跟着唱,也许孩子的五度唱得不是很准,但至少要知道调是往上还是往下的。通常说“五音不全”的孩子,他的调是找不准的,妈妈往上唱,他往下唱,没有基本的音乐上的模仿力。另一种尝试的方法就是一个曲子放过以后,第二天再放一遍,看孩子记不记得他昨天听过。或者放两个,一个和昨天一样,一个和昨天不一样,看看孩子是否能分辨。
    如果这三点都具备,那么恭喜,我觉得你孩子的音乐潜质至少是在标准线之上的。
    琴童小故事:天才莫扎特
    挂着天才头衔的人有很多,但唯有说莫扎特是天才不会有任何人有异议。3岁的时候,还没有任何人教过他弹钢琴,他就能自己走到钢琴跟前,努力地用小手指试图弹出他曾听过的某段乐曲。而4岁时他居然已经尝试在五线谱纸上创作,虽然音符写得歪七扭八,但这并非孩子无意义的涂鸦,而是创作!6岁开始欧洲巡回演出,他曾经留下很多对孩子来说不可思议的纪录,比如一段全新的艰深乐曲,他能够当场视奏;依指定低音即兴作曲等。关于莫扎特的天才故事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是在他7岁的时候,他用父亲朋友的小提琴演奏,然后清楚地告诉父亲,他自己的琴比这把琴低1/8个音,后来两把琴被拿到一起比对,证明他的感觉完全正确!正是有着如此超人的天赋,加之后天的不懈努力,莫扎特才在音乐史上留下了如此辉煌的一笔。
    为孩子选择学习钢琴,是为他还是我
    在选择学习钢琴,把这个庞大的乐器买回家之前;在为孩子请一个钢琴老师之前,我们要给自己留点时间,冷静地问问我们自己:为孩子选择学习钢琴,是为了孩子的将来,还是为了让他们实现我们儿时没有实现的梦想?
    现在的孩子真是懂事早,5岁的儿子跟我说起道理来头头是道。这段时间他特别贪玩不想练琴,每天都要花半个小时说服他练琴。但他提出的一个理由我觉得很难回答,他动不动就说:我又不想学琴,都是你们叫我学的。
    坦白说,送孩子学琴,的确有补偿我们自己儿时遗憾的心理在里头,小时候我特别爱好音乐,每次上音乐课都不舍得走,站在老师跟前看她弹琴,那时候学校还没有钢琴,仅是一架简单的风琴,就可以听得我如痴如醉。但,我也深知,孩子有自己的将来,如果他没有表现出对音乐的兴趣;虽然经过一些基本的测试老师也认为他很适合学琴;并且事先征求过他的意见,他同意学琴,不然我们是不会勉强他去学钢琴的。但现在,面对孩子究竟是为谁学琴的质问,我也不知道怎么跟他长篇大论地把这个问题说清楚才好。他爸爸最常用的一句就是跟他说“我们都是为了你好,你将来就知道了”。但这对孩子没用,因为以他现在的年纪很难理解,他会说,将来我不知道,但现在我知道我不想学了,那个无奈呀,有时候气得真想打他一顿。爸爸妈妈为了你学琴,牺牲了自己的业余时间,每天陪着你练琴,节假日接送去上课,要是打听到哪位名师上公开课更是要挤破头也要送你去,买那么贵的琴,把最好的房间让给你练琴,这些全都是为了培养你啊!现在你说我们是为自己,真是,跟他讲又讲不通。我想这个问题应该很多家长都会碰到吧,面对孩子的蛮不讲理,应该怎么回答才好?
    面对孩子“都是你们叫我学琴,我自己不想学”的问题时,我们该如何回答
    如果说前面解决的是孩子学琴的物质问题的话,那“为谁学琴”解决的就是精神上的问题。许多家长面对这个问题,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为了他自己啊,为了让他不输在竞争的起跑线上啊!”
    这是真实的答案吗?在你还没有意识到的内心深处,其实,是不是有另一个隐藏的答案呢?有时候,我们看似理智的决定,其实是受到直觉操纵的。
    以下是一份简单的问卷,你可以花10 分钟做一下,做完后,也许你对孩子学琴这件事情会有不同的理解。
    问题一:让孩子学琴,是不是因为邻居家的孩子或他幼儿园的同学也在学钢琴?你觉得如果他们送孩子学钢琴,而你不送,孩子就可能落于人后或者你
    这个家长就算没有尽到责任?
    问题二:让孩子学钢琴,你是否有“圆自己小时候没实现的梦想”的成分在里头?哪怕是极少的成分,是不是也会对你的决定有微妙的影响?
    问题三:是不是考虑过所有的常见的才艺项目,比如画画、芭蕾、网球等,最后才决定选择钢琴?还是从未考虑过,就是一门心思认准钢琴?
    问题四:你是否已经决定为自己增加一份不拿工资的工作?送孩子去学琴、陪孩子去练琴,是一件需要全心付出但不仅没有薪酬,而且孩子还有可能会误解的工作,至少在四五年里,你得做好长期付出的心理准备。
    问题五:孩子一人学琴,全家会失去很多娱乐时间,周末可能不再完整,因为周六下午有钢琴课,出门旅游不再是半个月,三天后就必须往回赶,因为孩子需练琴……对于这些牺牲,全家做好准备了吗?
    问题六:在让孩子学琴的问题上,父母是否在所有主要事项上都能达到基本一致的意见?比如钢琴放在哪里?学费的承受能力怎么样?练琴的时间每天多长?孩子不想练了怎么办?孩子学习进步不快怎么办?
    问题七:对学琴中出现的好或坏的意外现象,你是否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如果他真的是个天才,突然少年一朝成名你们准备怎么做?当然,绝大多数情
    形下,如果孩子弹了好几年仍然成绩平平甚至出现叛逆情绪又如何处理?
    问题八:如果以后孩子不做钢琴家,你会不会失望?他的资质虽然不错,但最后只能成为一名钢琴教师,或者钢琴只能成为他一项并不算特别突出的业余爱好,设想到那时,你会后悔送他去学琴吗?
    问题九:要知道练琴是很痛苦的,你会不会看到孩子太累、太苦,流眼泪,而舍不得?你是否狠得下心来要求他一遍又一遍地重复?
    问题十:你能否保证永远有积极向上的激情,给予孩子的只是正面的表扬和鼓励,即使在你情绪不佳或孩子实在不太听话的时候,也保证对孩子绝不会谩骂和体罚?
    这是一份并没有标准答案的问卷,但对于这个问卷的回答,能够帮助爸爸妈妈认识到,在孩子学琴的事情上,你还有哪些需要补的课。
    问题一: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有各自的特色和长处。隔壁孩子也许适合钢琴,你的孩子也许更适合画画?更喜欢体育?家长们要做的,就是发现孩子的优点,弥补孩子的缺点。培养孩子,成就孩子。条条大路通罗马,钢琴不是唯一的选择。
    问题二:不止一位家长在跟我沟通的时候提到:“我小时候特别想学钢琴,但没有条件,我一定不能让孩子再留下这个遗憾。”注意,这个遗憾是你的,不是孩子的!在学琴的事情上,家长可以适当引导,但千万不要大包大揽,全盘做主。家长遗憾没有学到的本领,不一定是孩子的强项。
    问题三:不管是一门心思要学琴还是考察过所有项目再决定学钢琴,其实并没有定论说哪种方式更对,只是提醒家长在有关送孩子去学弹钢琴这件事上,必须要做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决定。请认准孩子的确略有音乐上的灵气和兴趣,再慎重开始。千万不要因为钢琴,而耽误了孩子在其他方面表现出的特有的才能和热情。
    问题四:在绝大多数家庭里,妈妈是负责孩子练琴的主力。这不是辛苦几天或几个月就可以解脱的“苦差事”。每天陪练琴,每周陪上课,和老师沟通,考虑音乐会、比赛、表演等事宜,这是一份长期的、持久的工作,所有的付出也许并不会立刻得到感激和回报。你想好了吗?所有的付出还可能引来孩子的极度不满和反抗,你准备好了吗?
    问题五:大部分中国家庭没有专门的琴房。在孩子练琴的时间,你不能看电视,不能听音乐,不能大声说话。周末的全家郊游会变得稀少,因为时间要留给钢琴课。即使是难得的出门探亲、旅游,还要考虑到是否带上钢琴教材,或者是目的地有没有钢琴培训中心可以临时练琴……借用一个名词,孩子练琴,是全家的“系统工程”,这些,所有的家庭成员必须共同为此而付出。
    问题六:对孩子的教育是许多夫妻吵架的重要肇因,况且学钢琴的过程中,会有无数选择。例如,在专业或非专业的问题上,在买什么钢琴的问题上,在练琴谁主陪的问题上,在投入多少资金的问题上……不要等到孩子开始学琴才为这些事情争辩,提前解决它!俗话说得好:丑话说在前头!
    问题七:领孩子走上钢琴路,这条路它是“自己长腿”的,因为有很多情况都不是父母能左右的。孩子的才能、性格、喜好、机遇……这些可以引导,但很难控制。孩子一旦真正开始学琴,就要做好任他自然发展的准备。即使不得不放弃,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问题八:如果小孩子从四岁开始学琴,学到十四岁,二十四岁,仍看不到成为钢琴家的希望,这时家长可不能后悔当初培养孩子学钢琴!即使是天才琴童也不保证个个能成名成家,那需要实力、努力还有运气!成不成钢琴家未必百分百决定权在自己,这当中还有很多机遇和运气的成分。
    问题九:听别人弹琴很享受,为别人演奏也很满足。但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练琴和所有的艺术门类一样,都是要下苦功的!十年如一日的辛苦,十年如一日的重复,听的人开始厌倦,何况弹的人?你会不会舍得孩子有这些生理、心理、脑力上的压力?能不能忍心看孩子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只为某个不确定的未来?
    问题十:我是坚决反对打孩子、骂孩子的行为的。在美国长大的我,认为打孩子是一种无能、粗暴,和犯法的行为!但是,我也提前告诉所有刚把孩子送进钢琴琴房的父母,在陪孩子练琴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摩擦,一定会有你想发火的时候。在决定让他学琴前,家长是否能向自己保证尽量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当自己有气的时候,决不把孩子当出气筒?
    琴童小故事:被迫学法律的舒曼
    比起现在很多父母不问孩子意愿就勉强他学习钢琴来,舒曼的故事可算是比较独特了。这位音乐史上的著名人物,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是位出版商,母亲则是医生的女儿。按理说,这样的家庭应该支持孩子学艺术,而且,7岁才开始学习钢琴的舒曼已经显示出他的天分,他12岁开始尝试创作,却在读大学时因为母亲的坚持,只能在莱比锡大学攻读法律,直到20岁才被允许跟随一位钢琴家(后来成为他的岳父)学习钢琴。可惜,因为急于求成,他的过激练习导致手指受伤,音乐史上也失去了一位可能的杰出演奏家,还好,他的音乐天分并未随手指受伤而消失,在作曲和音乐评论方面他是当之无愧的大师。
     孩子如果是音乐神童,是否孤注一掷
    当有的孩子在被入门级老师发现其音乐天赋,极有可能是所谓的“钢琴神童”时,我们很难冷静地面对。这时候,我们会做起未来孩子成为钢琴家的梦,会精力物力一起投入,把孩子往钢琴家的道路上打造。事实上,即使是真正的神童也并非天然拥有一条坦途,其中的风险还需要家长权衡考虑。
    儿子已经6岁了,自打他开始学钢琴,我们就像坐上了过山车,现在的心情是又喜又愁。从几个月的时候起,家人就发现他对声音特别敏感,听到音乐就会手舞足蹈,儿歌教几遍就能哼唱。大家都说这个小家伙肯定有音乐天分,虽然数遍我们的家族,只有他的奶奶当兵的时候曾经是合唱团成员,但天赋这东西未必非得靠遗传啊!所以我对孩子的天赋还是非常看好的。
    3岁半的时候,儿子就被送去学钢琴,现在他6岁,已经考过3级,考级只是个参考,说真的,我觉得和我儿子同样级别的小孩,无论是对新乐谱的视奏能力,还是对同一个曲子的表现能力,都远远不如他。培训中心的老师,众口一词地说这孩子有音乐天赋,建议让他学下去,走专业道路,说不定就是第二个郎朗。这当然只是个期许啦,但,如果他真有这个天赋能够走上专业道路,我们夫妻说什么也不能耽搁他啊!
    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我们住在绍兴,学琴在绍兴继续下去肯定是不行的,但,要把孩子送到北京或者上海去学琴,代价真是很大,孩子这么小,我们夫妻中必须有一个辞职全心照顾他,从此成为报纸上报道的那种陪练妈妈,而且,老公的工作又很难放弃,如果送他去学琴,就等于将自己的人生和儿子的将来都赌在这一注上,我们输不起,但又觉得不能浪费孩子的音乐天赋,究竟应该如何选择?真是快愁死我了。
    这是我在巡回教学中经常面对的问题,特别是学琴环境一般的二三线城市,我不止一次碰到过提出此类问题的家长,有的还带了孩子的录音,或者直接把孩子带来现场让我“鉴定”一下。国内的现状是,能够真把孩子教出好水准的老师,现在仍然只在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一旦孩子被视为神童,家长就会面临两种选择:要么赌一把,放弃工作,专门陪孩子去北京、上海学琴;要么,就索性无视孩子可能存在的天分,在二三线城市里,能学到怎样就怎样。哪一种都很难下决心,耽搁了孩子的天赋固然可惜,但神童哪那么容易出,万一琴也没学好其他的也耽搁了呢?
    孩子是不是神童,要从几个方面来做判断。
    从孩子本身来说,要有天赋是肯定的,苏东坡说,书到精时读已迟。伍兹小时候打高尔夫,第一杆下去就像那么回事,那是有与生俱来的东西在。比如:孩子从小就有节奏感;学东西快,练几分钟就能有进步,而别的孩子练十个小时也没进步;背谱容易,耳朵好使;还有,要看性格。给孩子上台的机会,看他在台上是不是很自如,如果他很内向封闭,一上台就错,弹钢琴最好就作为爱好吧。一定要有外向的性格,能够表现自己的、愿意表现自己的、充满了自信的孩子,上台比平时弹得好,这说明孩子具有成功的潜质。
    即使判定了,这是个神童或是准神童,但是否优秀到在他还没有能力选择自己的方向之前,就要把人生全盘赌上的地步?对于这些家长,我提供的参考意见是:谨慎好过冒险。
    在学琴一段时间之后,孩子的天分是能够很清楚地显露出来的。带他去比较有可信度的音乐机构或是专业人士那里,判断孩子的天赋究竟如何。听听专业人士的建议,绝大多数专业人士的评论是审慎全面的,而不会使用“第二个郎朗”这种论断。如果是真的神童,他们也会给出比较切实可行的建议,相信这对家长做决定会更有参考性。每年,大批确有天赋的孩子进音乐学院附中、附小,都是期望做演奏家的,我相信他们的目标肯定不是去乐队,或是当钢琴老师。但音乐学院出来的都是演奏家吗?显然不一定。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运气,要出名,要成功,要天时地利人和等所有的因素在里头。不像医学院,毕业好歹能做个医生,法学院,毕业好歹能做个律师,音乐学院毕业,可不是好歹能做个钢琴家。也有很多人非常努力,非常有才华,但并没出名,一辈子怀才不遇的多的是。所以,还是在之前的篇章里我们说过的,享受钢琴,并不只是钢琴家的专利,当赌注已经大到会完全影响你的人生让你觉得输不起的时候,退守,好过冒险前进。
    琴童小故事:天才阿格里奇
    关于天才的故事其实只有那几个版本,一个从未接触过钢琴的小孩,只是旁听大人弹琴,便能够在钢琴上奏出他听过的旋律,或者是没学几天琴弹奏水平就让大人吃惊。当代著名的钢琴演奏家马尔塔?阿格里奇小时候的天才故事就是这样。幼儿园里,有个弹钢琴的小女孩总是笑话阿格里奇,当时不到3岁的阿格里奇很生气,她要打败这个小女孩,于是她在钢琴上随意弹奏了起来,旁边的老师大吃一惊,因为她随手弹的已经相当成调。于是,她被当成音乐天才培养,5岁便登台演出,成为非常受欢迎的钢琴家。
    第三节 弹响第一个音符
    无论孩子在琴键中第一次敲中的是个怎样的音符,对爸爸妈妈来说,都非常美妙,而对孩子自己来说,也是意义重大。万事开头难,或者更夸张点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孩子自己还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家长的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未来的钢琴人生。
    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如何为孩子画下一条最完美的起跑线吧。
     小提琴、电子琴、钢琴,先学哪个
    有些家长会在孩子学习钢琴前,为孩子选择学一门其他的乐器,而选择电子琴的比较多。很多家长觉得电子琴跟钢琴相似,但价格便宜很多,在孩子还不能确定能否学下去的时候,先让他学习电子琴作为入门。这是家长的一个误区,其实钢琴才是一切乐器的基础,在国外,即使是学其他乐器的专业音乐学院学生,钢琴也是必修课,学钢琴的好处,家长应该好好参考。
    我是肯定要让孩子学一样乐器的,俗话说,女儿要富养嘛,有什么比学艺术更能培养气质的呢。不过,学什么乐器我要仔细考虑下,我们夫妻俩都没学过什么乐器,只能是看现在什么比较吃香学什么吧。反正就是三大件,小提琴、电子琴、钢琴,我看都不错,各有优劣。民乐乐器也不错,但我们希望她学得更国际化些。
    这三样我们全家都参与了讨论,孩子自己是最喜欢电子琴,我们先给她报了个班试学了几堂课,上手很快,没学几天就有模有样的了。爷爷说,听起来都可以上台演奏了!这当然是夸张了,不过,一首短短的乐曲的确能够成调了,我觉得电子琴的优点是本身自带的功能非常丰富,学起来孩子有成就感。
    但是,我只听说过有钢琴大师,没听说过有电子琴大师什么的,这项乐器还是作为入门,学一学就放下吧,权当培养下孩子的演奏台风了。
    小提琴我们觉得也很好,而且古典乐中小提琴也非常受看重,琴又比较小巧,幼儿园报名学这种乐器的人最多,而且,价格不算贵,搁在家里也不占地方,拎着去上课也方便。不过,孩子试了试觉得不太喜欢,因为小提琴要抵在脖子那里,她说有点疼。
    当然,钢琴我觉得是最应该学的,它是乐器之王嘛。而且,钢琴学校最多最全,当下最红的古典音乐家,也以钢琴家居多。我们也没指望孩子成名成家,但至少发展前途会比较宽广啊。
    所以这些优缺点衡量来去,全家又开会讨论了半个月也没出个结果,想请教老师,应该选哪样才最有利于孩子?
    我不赞同先学电子琴,主要是一个触键的问题。它虽然可以帮助孩子认谱,但电子琴的触键没有深浅,声音没有轻响,孩子在弹了几年的电子琴后,仍然不能培养出任何掌控键盘的力量。电子琴有的有双排键,有的能模仿各种乐器的声音,它只是一种娱乐,仅此而已!
    钢琴容易上手,有个音准。小提琴刚开始拉时,讲得过分一点特别像杀鸡!拉小提琴的姿势对孩子来说是最不舒服和不自然的。而钢琴不同,小孩子只要放松,坐姿正确,手形自然也就是正确的。我3岁学小提琴,4岁自己要求学钢琴,当时倒并没有理解钢琴在乐器中的位置,只是很单纯地想坐下来弹,小提琴的姿势太累了。当时个子很矮的我,坐着拉小提琴,琴就会滑下来。而且,脖子这里会有个红的印记,还会痒、疼。有的小孩子会觉得练这个太辛苦了。
    但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状,同时也是中外教育的一个区别:在国外学弦乐器的孩子比中国的多。每个学校都有弦乐队,学生们觉得弦乐队是一个集体的团队,在其中能有归属感。但钢琴是一个单独演奏的独奏乐器,演奏形式较为单一和枯燥。但我问过很多中国家长,家长的回答往往和国外相反。他们的代表性意见是:我们不希望孩子成为群体中的一员,我们需要他比别人都优秀,我们偏偏就是要选择一个单独演奏的乐器来突出孩子的与众不同。
    在这里我不想挑战这些家长的理念,我只想提醒各位:不要忘了你的孩子今后还是个“社会”人,不可能事事都独立完成,事事都比别人突出。
    很多人说学钢琴可以让孩子变聪明,我同意这个论点。(我就自认为是个不笨的人。)因为弹钢琴,又看低音谱号又看高音谱号,又管左手又管右手,程度深一点,还有踏板。在练琴的同时,孩子的手、眼、脑、耳都得到锻炼,肯定也是同时开发智力的。
    总之,学钢琴应该是每一个想学音乐的孩子的首选,当然不绝对。孩子有了一定的键盘基础后,今后若是想改行从事别的乐器,哪怕是作曲理论,都会对他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琴童小故事:海顿的旧钢琴
    奥地利作曲家海顿的经历,和很多音乐家都不一样,他出身贫寒,学习音乐的条件非常艰苦,6岁才开始学习小提琴,还是因为教会合唱团的指导老师看中了他的天分。他从学习唱弥撒曲开始正式学习乐理,而到了17岁的时候因为变声,他又被解雇了,只能靠教孩子学音乐为生,几乎流落街头。还好,在朋友为他租来的阁楼上有一架旧钢琴,海顿就在这架钢琴上勤奋自学,“每当我坐在那架破旧的、被虫咬坏了的哈普西科德旁边时,我对最幸福的国王也不羡慕”。最终,这架旧钢琴成就了海顿,他成为了当时首屈一指的音乐家,并长期担任宫廷乐长,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最早期代表。
    ……

1人赞了

已赞

  • 10月21日

1人读过

读过

  •  08月07日



读者点评

请登录后发表 登录 | 注册   !qq_login!

全部点评 ( 5 )

pproad   2013-07-27 09:38:15来自网站
这本书当当免费电子书的阶段下载下来看的,还是有点启发,钢琴学还是不学,如果学该怎样学,前期应该做好哪些心理、思想和行为的准备,家庭应该做好什么样的准备,如何选琴,如何选择启蒙老师,如何练琴,如何帮助孩子度过瓶颈期,学钢琴的角度书里面都有了大概的描述,对于想学点乐器但是又没有什么思路的父母来说可以是写的比较通俗的读物,虽谈不上多大的收获,但是小启发还是会源源不断的出来的。     回应
丹丹   2012-08-07 11:59:22来自网站
从书馆借来了这本书一读,我小时候就是一个标准的琴童,我觉得这本书写得还是挺实在,也挺细致的,我读起来觉得很认同。如果自己本身没有做琴童经历的父母,建议读一读,可以避免很多弯路。另外想多说一句的是,不是所有的孩子学琴都是为了走专业这条路,学琴可以开发很多方面的智能,我觉得我本人最受益的就是右脑开发。     回应
ourtime 08-10 04:14来自网站
正准备让孩子学习钢琴,自己一点都不懂,似乎很好的一本书,打算收来看看     回应
康妈   2012-06-14 15:43:58来自网站
"中国数万万孩子在学习钢琴" ,可又有几个孩子真正处于喜欢,嗨现在的孩子好累哦,儿子在上小学之前我是什么都不会让他学的,除非他自己喜欢。还是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吧     回应
太极老爸   2012-05-11 20:38:43来自网站
这类打名人旗号的书,我都不怎么看好!要把钢琴讲明白,还是很有难度的事情。不过,学琴,家长的确需要了解很多相关知识,否则都是盲目在逼迫孩子在学。     回应
耿人杰   2012-03-07 12:50:03来自网站
中国数万万孩子在学习钢琴,而学钢琴对中国孩子意味着什么?却是每位琴童父母需要思考的问题。漫长而辛苦的学琴之路,让多少父母和孩子遭受困惑、迷茫、失落、泪水和忧伤……有的孩子最终在父母的“逼迫”下,走上了专业道路;有的孩子由于各种原因学琴而痛苦不堪,父母不得不半途而废,放弃钢琴,放弃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