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猫医生》,宝宝不怕上医院喽
《猫医生》,故事情节轻松有趣。
书中猫医生在森林里开了个小诊所,猫太太是他的好帮手。他具有神奇的医术,无论动物们得了什么病,大象的鼻子不通气了,长颈鹿的脖子抬不起来了,狗熊得了熊猫眼了,狐狸咳嗽了……他只要轻轻运足一口气,“喵”、“喵”、“喵”叫上几声病人们就能痊愈。猫医生还挺富有爱心,每回看完病了,都会对症下药给病人们送上一份礼物辅助治疗。由于医术高超,病人一个接一个来,猫医生忙个不停,终于一个空挡没有病人来了,可是他还没有休息,猫太太开始喊肚子疼了。原来,是猫宝宝要出生了,还是运足一口气,五个宝宝降临了。最后一页,劳累了一天的猫医生不愁辛苦,正驮着五个猫宝宝在玩骑大马的游戏,一家七口,其乐融融。
这本书里猫医生独特的治病方式,让宝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讲了几遍后,就和她们一起分角色来表演这个故事,一开始我是猫医生,宝宝扮作各种不同的动物,在她阐述完病情以后,我就学着猫医生朝着相应的部位运足一口气,然后也“喵、喵、喵”叫,最后再给她们送上一份合适的礼物。接下来,让她自己选角色扮演,每次玩她都乐不可支。
在熟悉了书本情节的基础上,有机会我随时邀请孩子一起玩猫医生看病的游戏。譬如:一开始我是脱离书本,但是依据书本上的症状,我假装大象鼻子不通气、狐狸咳嗽、长颈鹿脖子抬不起来。我捂着鼻子对宝宝说:“宝宝,我的鼻、鼻子不通气了,你快来帮妈妈看看。”“好,我来帮你运一口气。”接着,我表现出无限欣喜:“哇,真不可思议,我的鼻子好了。太谢谢你了!”小家伙就特别有成就感。
后来,我们都熟悉套路了,就随意发挥。有一次宝宝着凉留鼻涕了,我就问她:宝宝,鼻涕虫(书里狐狸咳嗽是咳咳虫)出来了,来,妈妈给你运一口气,“喵、喵、喵……”(然后我拿纸巾迅速给她擦一下)接着我跟她一起说:“啊,真不可思议,鼻涕虫跑了,来,送你一份小纸巾,记得鼻涕虫来了,就擦一擦哦。”
看了《猫医生》,我和宝宝不仅享受了轻松愉快的故事情节,同时,宝宝对于看病再也没有恐惧感了,而且知道了生病了就要看医生,医生能帮助我们减少身体上的不适。之前,因为打过点滴的缘故,她对一见白大褂就紧张得蜷缩进我的怀里。可是,看了这本书后,有一次在我身体不适时,她主动安慰我:“妈妈,明天我带你去看医生,不疼的,不疼的。”
不过,有一点也让我有点小郁闷,有时候她自己闹情绪,估计心里不好受,她会大喊:“妈妈,我不舒服,你带我去看医生……”什么事都过犹不及啊,小家伙!不过,在我学着猫医生给运几口气后,她也能慢慢平静下来。
TIP:
·
在讲述这个故事时,我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方式,宝宝当然喜欢喽!读书就是游戏。讲故事就是“文+图+声音”的表演;鼓励孩子自己编故事、说故事、演故事;和孩子一起创造由故事引发的表演和游戏。因为这些表演和游戏是一时兴起、独一无二的,所以才更容易激发孩子与父母心与心交会时碰撞的火花,也才更容易产生亲子共鸣,体验亲子阅读的乐趣!
·
适合“角色扮演”的绘本有很多,比如:《晚安,猫头鹰》、《我们要去捉狗熊》、《猜猜我有多爱你》、《抱抱》、《小蛇散步》等。
·
“看了《猫医生》,宝宝对看病再没有恐惧感了”,以至于让我感叹“过犹不及”,“动不动就闹着要去医院……”哈哈,正因为在给宝宝讲故事时没有那么强的“功利性”——我可没指望着通过讲一本书就让宝宝不怕看病;所以在给宝宝讲故事时,很轻松、很愉悦;在这种氛围中,宝宝当然也就放下了戒心,快活得体会起“看病”的乐趣,自然也就消除了“看病”的恐惧——这种看似“意外”的收获,其实正是亲子阅读能够带给我们的!
(原文地址:http://www.appshare.cn/subject/exp-964.html)
发表回应